起舞弄清影改革浪花溅

ID:3114665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起舞弄清影改革浪花溅_第1页
起舞弄清影改革浪花溅_第2页
起舞弄清影改革浪花溅_第3页
起舞弄清影改革浪花溅_第4页
资源描述:

《起舞弄清影改革浪花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起舞弄清影改革浪花溅  【摘要】时代在发展,教学在前进。本文作者与时俱进,从科学导入、创设情境、挖掘“材源”和联系实际等方面阐述了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策略。  【关键词】科学导入;创设情境;挖掘“材源”;联系实际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应当贯穿在学习的兴趣中,使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集中注意力参与学习。随着我市“15/20/10”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化,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群策群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笔者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如

2、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科学导入,开启学生的兴趣闸门  丰富多彩的导入既是承前启后的桥梁,达到温故知新的美妙境界,又是乐章的序曲,使学生领略到整个乐章的优美旋律,也是情感的起搏器,能激起学生心海的波澜。教学无定法,导入有新路,一般有效的课堂导入包括以旧带新、联系生活实例、游戏法、故事法发、设置悬念、开门见山等方式。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负数”,不是照本宣科的讲述“零上”与“零下”,“上升”与“下降”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是先提问学生:“2-1=?”,“1-2=?”4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产生的悬念恰似一石激起千重浪,好奇

3、心油然而生。因为,小学阶段对被减数小于减数的问题是不可思议。此时,我因势利导的提问:“欠多少才够减?”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欠1”,话语刚落,我就在黑板上板书:欠“1”可以用“-1”表示,并点拨性强调:除0以外的数前写上“-”(称为负号)所得的数叫负数,这样的导入能开启学生的兴趣闸门。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普遍具有猎奇心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学生思维才有动力。因此,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有

4、利于打开创新思维的闸门,促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完美境界。譬如,当学生学习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后,我就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景:任意一个四边形,顺次连接其四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怎样的?学生围绕此问题对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进行合作性讨论交流,类似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系列问题情境的设计,拓宽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挖掘“材源”,鼓励学生兴趣盎然的亲自体验  人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兴趣因素可以挖掘,特别是教材安排了大量的适合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并且具有容易课操

5、作的实践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人文性。课题操作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平台,它既是新教材中的一个特色,也是编写新教材高明之处。譬如,我在讲授“直线、射线、线段”4的内容时,先展示了例题:一个平面内有6个点,最多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然后安排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6个点,通过自己动手去画找出所有的线段,接着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找出其中的奥秘。随着师生互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由于两点可以组成一条线段,因此第1个点可以与其他的5个点连接成5条线段;第2个点可以与剩余的4个点连接成4条线段……第4个点可以与剩余的2个点连接成2条线段;第5个点可以

6、与剩余的1个点连接成1条线段,以此类推,共有5+4+3+2+1=15(条)线段。我趁热打铁,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假如平面上有7个点、8个点……请分别说出有多少条线段?假如平面上有n个点呢?”许多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共有1+2+3+4+5+…+(n-1)=n(n-1)条线段。类似在学生动手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巧设过渡性问题,让学生从中进行分析,探究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培养了学生由浅入深的思维和归纳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四、联系实际,让学生切身体念学以致用的道理  数学学科中的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联系日常生活,

7、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增强了数学的趣味性,通俗易懂。譬如,在讲授几个负数连续相减时,鉴于有些学生往往出现“-2-1=1”的错误的现象,我就结合负数的意义进行点拨性比喻:“-2”可以理解为亏了两元钱,“-1”指亏了一元钱;先亏了两元,再亏了一元,总共就是亏了三元,即“-2-1=-3”4。学生对如此的生活化语言容易理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明白了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学以致用,学习兴趣倍增。又如,我在学生起步学习函数的概念时,为了让他们愉快的投入到探究之中,就用具体事例引入:第一年小松树1岁,树高为50cm;第二年小松树

8、2岁,树高为60cm;第三年小松树3岁,树高为70cm,并且提出疑问:“小松树的高随树龄变化,还是树龄随树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起舞弄清影改革浪花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起舞弄清影改革浪花溅  【摘要】时代在发展,教学在前进。本文作者与时俱进,从科学导入、创设情境、挖掘“材源”和联系实际等方面阐述了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策略。  【关键词】科学导入;创设情境;挖掘“材源”;联系实际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应当贯穿在学习的兴趣中,使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集中注意力参与学习。随着我市“15/20/10”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化,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群策群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笔者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如

2、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科学导入,开启学生的兴趣闸门  丰富多彩的导入既是承前启后的桥梁,达到温故知新的美妙境界,又是乐章的序曲,使学生领略到整个乐章的优美旋律,也是情感的起搏器,能激起学生心海的波澜。教学无定法,导入有新路,一般有效的课堂导入包括以旧带新、联系生活实例、游戏法、故事法发、设置悬念、开门见山等方式。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负数”,不是照本宣科的讲述“零上”与“零下”,“上升”与“下降”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是先提问学生:“2-1=?”,“1-2=?”4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产生的悬念恰似一石激起千重浪,好奇

3、心油然而生。因为,小学阶段对被减数小于减数的问题是不可思议。此时,我因势利导的提问:“欠多少才够减?”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欠1”,话语刚落,我就在黑板上板书:欠“1”可以用“-1”表示,并点拨性强调:除0以外的数前写上“-”(称为负号)所得的数叫负数,这样的导入能开启学生的兴趣闸门。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普遍具有猎奇心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学生思维才有动力。因此,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有

4、利于打开创新思维的闸门,促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完美境界。譬如,当学生学习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后,我就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景:任意一个四边形,顺次连接其四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怎样的?学生围绕此问题对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进行合作性讨论交流,类似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系列问题情境的设计,拓宽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挖掘“材源”,鼓励学生兴趣盎然的亲自体验  人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兴趣因素可以挖掘,特别是教材安排了大量的适合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并且具有容易课操

5、作的实践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人文性。课题操作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平台,它既是新教材中的一个特色,也是编写新教材高明之处。譬如,我在讲授“直线、射线、线段”4的内容时,先展示了例题:一个平面内有6个点,最多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然后安排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6个点,通过自己动手去画找出所有的线段,接着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找出其中的奥秘。随着师生互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由于两点可以组成一条线段,因此第1个点可以与其他的5个点连接成5条线段;第2个点可以与剩余的4个点连接成4条线段……第4个点可以与剩余的2个点连接成2条线段;第5个点可以

6、与剩余的1个点连接成1条线段,以此类推,共有5+4+3+2+1=15(条)线段。我趁热打铁,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假如平面上有7个点、8个点……请分别说出有多少条线段?假如平面上有n个点呢?”许多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共有1+2+3+4+5+…+(n-1)=n(n-1)条线段。类似在学生动手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巧设过渡性问题,让学生从中进行分析,探究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培养了学生由浅入深的思维和归纳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四、联系实际,让学生切身体念学以致用的道理  数学学科中的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联系日常生活,

7、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增强了数学的趣味性,通俗易懂。譬如,在讲授几个负数连续相减时,鉴于有些学生往往出现“-2-1=1”的错误的现象,我就结合负数的意义进行点拨性比喻:“-2”可以理解为亏了两元钱,“-1”指亏了一元钱;先亏了两元,再亏了一元,总共就是亏了三元,即“-2-1=-3”4。学生对如此的生活化语言容易理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明白了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学以致用,学习兴趣倍增。又如,我在学生起步学习函数的概念时,为了让他们愉快的投入到探究之中,就用具体事例引入:第一年小松树1岁,树高为50cm;第二年小松树

8、2岁,树高为60cm;第三年小松树3岁,树高为70cm,并且提出疑问:“小松树的高随树龄变化,还是树龄随树高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