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76893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6
《34-四川音乐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川音院(2016)7号四川音乐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修订版)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5)64号)和“教育部在京召开的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精神,推进我院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促进我院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特制定本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便加强宣传,强化督导,抓好改革措施落实。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
2、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耍,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指导思想。全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为建设创新型国
3、家、实现“两个一白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基本原则。坚持“而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育人为本、协同推进、综合培养”的原则,切实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我院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总体目标。2015年起,全而启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6年,总结经验,强化宣传,创设环境,营造氛围;2017年,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一批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先进教学部门、示范项目和实践基地,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4、,促使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创新创业示范校”。二、成立领导小组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教学、财务副校长任副组长,党办、院办、教务处、研究生处、财务处、学生处、艺术处、校团委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川音乐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口常工作。各院、系和部门要主动探索、统筹协调、分工负责、协同推进我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推进我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体制机制。组长:林戈尔副组长:文云英、侯钮、刘立云、孙洪斌、牟文虎成员:宋
5、瑛、胡咏梅、谢宇、文锋、陈杰、刘道莉、陈熹、李天昊、钱华、乔鹭鹭、郭嘉、吉利三、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学校、行业和企业要共同制(修)订专业人才评价标准,细化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制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分管理。学院将推行创新创业学分制度,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各专业学生开展的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和自主创业等情
6、况可折算为相应学分。(一.)学籍管理。学院将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参与创新创业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休学年限为1-2年。(三)激励机制。学院将设立创新创业基金,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定期评选院级创新创业项目,并推荐优秀项目参加省级和国家级评定。泄期评选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并将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选先进和晋升的依据。符合学院转专业相关要求,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根据创新创业兴趣、创新创业意愿和创新创业需求转入相关专业学习。!1!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将进一步而向全院各专业学生开设大
7、学生创新创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三人平台(基础平台、能力平台、实践平台二大平台),推动各类课程资源聚集、开放和共享。(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基础平台。这一课程平台是全校性的、跨专业的课程,以职业素养课或者职业素养拓展课的形式开展。分为创新创业意识类和创新创业知识类课程。(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能力平台。能力平台是和专业教育紧密融合的课程,是将创新创业知识渗透结合到各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通过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增加创新创业元素,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
8、,培养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创新创业能力。(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空间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在实践活动方式上向“互联网半'模式扩展,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