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刻鸟虫篆印心得点滴

我刻鸟虫篆印心得点滴

ID:31056472

大小:7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6

我刻鸟虫篆印心得点滴_第1页
我刻鸟虫篆印心得点滴_第2页
我刻鸟虫篆印心得点滴_第3页
我刻鸟虫篆印心得点滴_第4页
我刻鸟虫篆印心得点滴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刻鸟虫篆印心得点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刻鳥蟲篆印心得點滴陳身道鳥蟲篆以鳥姿、蟲態、殳形、雲紋塑造篆書文字,給篆文注入了生命和靈性,受到廣大篆刻家的喜愛,被廣泛應用於印章之中。筆者對鳥蟲篆印亦有所好,刻之漸多,也就有了一些心得,寫出來乞方家指正。一、避免鳥蟲篆的二義性。鳥蟲篆如若經濃妝豔飾後的篆字在不知不覺中演變成了另一個篆字,這就產生了鳥蟲篆的二義性。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士”篆成“之”就變成了“之”二、強調文字的筆意。鳥蟲篆是字而不是畫,字是應該寫出來而不是畫出來的,濃妝豔飾不能以犧牲字的屬性為代價,而應以傳達字的筆意為宗旨。因此,在為文字做裝飾時更應注重文字的書寫性。三、把握繁簡的尺度。對文字的美化

2、和裝飾要繁華而不繁緡,簡約而不寒醪,利於欣賞而又便於認讀。四、要求紋飾具抽象性。以鳥姿、蟲態裝飾文字,不能太具象,而應以似與不似之間的抽象面貌出現,以與高度抽象的文字符號相協調。五、紋飾應取法乎上。印章是秦漢時期的產物,紋飾的取法也應在秦漢以上,以體現古樸的秦韻漢風。六、統一線條語言。一方印中想表達的線條形態語言要儘量統一,不能將紋飾的多種變化都用在同一方印章中,否則會顯得浚亂和花哨。七、紋飾設計整體化。紋飾的設計不要斤斤計較於文字的一點一畫,而應從文字的部件乃至整個文字的形態去考慮。做到這幾點,刻鳥蟲篆印大致不會差到哪裏去。刻印片語陸康刻印同作書,藝理一般通。作書

3、用柔翰。剛勁出腕中,刻印用剛刀,柔氣十指充,剛柔苟相濟,書刻皆易工。治印與作書,事異而理同,作書須方園筆互用,園多則佻,方多則滯,刻印亦然。運刀費力,未必得力,其貴在勢,一味求奇,也未必真奇,惡在著意。印章布白忌平庸,尤忌怪異,一切以自然為然,而無排列刻意造作之跡,須視之妥貼而合情合理,所謂詩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爛漫是我師,即此謂也。仿漢人滿白文,密意而疏難,失之密雖局促尚能成形,失之疏氣散乏力,難之寓目矣。由毛筆、鐵筆說開去……——劉一聞要成為一個出色的篆刻家,首先應當是一個合格的書法家,古往今來歷朝歷代,各家各派,莫不如是。書法一門,是篆刻家賴以創作的前提和基礎,

4、這當然不只是理論上說說而已的。寫字的筆法也好,刻印的刀法也罷,所謂刀筆之意,說到底,就是能理解由運筆而衍生的特有意味,筆法通了,用刀自然也就有了心數。放曠一路印風充滿筆意,工細一路的印風當然也有筆意,只是在表現手法上顯得含蓄而不外露,不象寫意印風那般大刀闊斧一波三折,讓人一望而知。從這一點上說,工穩印風創作在細微的筆意表現上,怕是更有難度的呢。和書法創作一樣,對印章創作的要求也應該是,一要有難度,二要有高度。詩化的藝術境界,是每個創作者都在著意追求的,但要達到這個理想之境,真是談何容易。對大多數實踐者來說,能夠獲得創作上的基本要求已屬難能,所謂心手雙暢者,古來可有幾

5、人?清代中期之後,由於人們借鑒了碑學書法之美,書壇創作有了新的轉機。這個時期的書法創作,我最服膺的是金農和伊秉綬。他們的書法一切都是牢固地建立在準確的自我審美意識之上的。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內涵無窮的藝術表現手法,的確是通常人難能企及的。浙派印風或可作為彼時篆刻創作的典型之例。此中,蔣山堂的渾穆直白更可說是一枝獨秀。形式之美固然重要,然而,內在之美才是最應著意表現和最難以表現的。平淡無奇的白賁之美,是在創作者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和無:次的創作實踐之後方能真正認識的。年齡、學識、修養和功力諸項,都是影響藝術創作的直接因素。言如前十年或後十年,雖說技法手段提高了,然如果依舊眼

6、界不開,學問不勤,非但無進,不進則退,最終必至雖自視高明,卻良莠難分。故爾,對於藝術之道的正確把握和正確認識,一定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汲取,不斷積累和不斷變通的過程。量變可以導致質變,但若是主題不明、方法不當,效果往往也就適得其反。這樣的例子多不其數,僅海派一隅,已不勝枚舉。自然,是藝術創作的至高境界。貌似不事雕琢的藝術風格,其實卻蘊藏於千錘百煉的創作法則之中。欲建立藝術大風格者,則必須具備並善於運用相關藝術的諸多質素。譬如印章史上的千古絕唱之作“江流有謙)兩氏成功運用印章創作中章法平衡之法的經典範例,反之,若僅僅範圍于所謂章法佈置的對稱之說,則無論如何也不會有如此

7、氣象格局的。書、畫、印章的上佳之作,常常是“妙留三分生”的。繁中見簡,熟裏求生,通常也是說說簡單做成不易。往往是一旦進入實際創作,創作慣性仍然會使得你欲罷不能和難以顧全周到,此時,哪怕是留一分生意,也是頂難的呢。“在藝術上,認識是第一位的。只有認識精准,那圍繞於整個藝術的創作活動、思維活動才會準確。這樣,結合實踐,臨摹或創作時就始終有一個準繩,這個準繩的靈魂不是別的,就是你自己。”——這是我在八年前發表于拙文《別部餘話》中的一段見解,我至今仍然堅持這種看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