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德育中的伦理两难及处理

德育教育—德育中的伦理两难及处理

ID:31043702

大小:6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5

德育教育—德育中的伦理两难及处理_第1页
德育教育—德育中的伦理两难及处理_第2页
德育教育—德育中的伦理两难及处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德育教育—德育中的伦理两难及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德育教育一德育中的伦理两难及处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因自控能力差,道德判断能力低而出现故意违反纪律、不讲礼貌、撒谎、小偷小摸等行为,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如何在教育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采取学生适应接受和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的问题。一.德育中的伦理两难问题德育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引导,是排挤掉学生思想中错误的杂草,扶正学生的行为,是让学生感知自己生命的跃进,从而产生更大的前进动力。在德育过程中,常会涉

2、及到一些伦理问题,涉及到一些教师应该做,但做了对某些学生有伤害的两难问题。遇到伦理两难问题时,有些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直觉和经验,感情用事,损害了另一些学生的利益,降低了教师自己的形象,也使德育的开展增加了难度。下面是日常教育中很可能发生的几个案例。案例一,某班的教室门被学生踢坏,尽管该班主任确信班里有学生知道这是谁干的,但仍末找出踢门者,于是教师决定把全班学生留在教室里,直到有学生告诉他是谁踢破了门为止。案例二,某教师为了规范全班学生的行为习惯,根据学生因违纪而扣分的多少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等级,让c等级的学

3、生每天放学后打扫教室,直到C等级的学生变成a等级为止。案例三,某班一学生放在铅笔盒中的50元钱被人偷走了,班主任在确定真的有人偷了钱后,就去搜他觉得可疑的学生的口袋。以上的几个案例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面对的伦理两难中较典型的。在第一个案例中,教师要找到破坏公物的学生,然后教育他,而不是惩罚他,更不能惩罚那些与此事无关的无辜者。如果有学生问:'‘为我没做过的事而受到惩罚,这在道德上允许吗?”那么我们教师将无言以对。案例二中,教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无可非议,但让个别学生因此而每天打扫教室,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4、。如果有学生说:“教室是全班同学学习的场所,就让我们几个人来扫,对此我表示不服。”我们教师也将无话可说。案例三中,教师为找遗失的钱而搜学生的身,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如果有学生问:“老师,你有权搜身吗?”那么我们将无地自容。又假设三个案例中的结果都舅教师所预料的,找出了踢破门的学生,被偷的钱回到了失主的手中,扣分多的c级学生变成了不再扣分的a级学生,那么我们的德育工作是否做到家了呢?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土地。”我们的有些行

5、为也许在残踏着这块土地。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些事件呢?怎样才能既教育了学生又不陷入道德的两难境地呢?我们确实应该仔细地考虑我们的选择,应该仔细地考虑其中的道德因素。二.德育中伦理两难问题的处理原则1.利益最大化原。该原则主张我们要寻求使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方式,去做尽可能使每个人都受益的事,为大多数人带来最多的好处。作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一定要考虑到全体学生,不要因为个别人而侵犯了大部分人的利益。2.平等尊重原则。该原则要求我们的行为要尊重道德主体的平等价值,必须把他人视为有其内在价值的主体去尊重

6、他们,不要按我们个人的价值观去贬低他们,或改造他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把学生的理性和自由人格放在首位,教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是有理性的,会思考的,而且有着自己的人格尊严,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像我们希望学生尊重我们一样去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能做的只是给学生提几条建议、给几个忠告、树几个榜样,而不是强迫学生这样做或那样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