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同情和探寻的写作

源于同情和探寻的写作

ID:31036796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源于同情和探寻的写作_第1页
源于同情和探寻的写作_第2页
源于同情和探寻的写作_第3页
源于同情和探寻的写作_第4页
源于同情和探寻的写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源于同情和探寻的写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源于同情和探寻的写作  在那件事发生之后,我成了一个颇富同情之心的人。  那事发生之前,我顺风顺水,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一直做班长,一直成绩第一。中考后我上了人羡人慕的中师。中师三年,我又做班长,毕业前三天,被通知留校工作。  这样的上学、工作之路真令人羡慕。老天爷似乎也看不惯我这样一帆风顺,要让我经点事儿,尝尝生活的滋味,于是在我回家等待上班的暑假里,那件事适时地发生了:我的母亲病逝。母亲是在我的眼前闭上她关爱我的眼睛的,那会儿,她40岁,我18岁。  霎时间,世界对我来说不一样了。我立马成了一个善于回忆往事的人。  我当时就想,如果“文革”10年我家不连续遭受歧视和冲击,

2、我母亲会得病而亡吗?即便母亲有一天会得病,也不会得病这么早。她,作为一个贫农家庭出身的人,嫁到一个富农家庭来,她哪里会想到其后十年里遭受的罪。首先是安身的房子被没收拆掉,一大家人分成几小家住到人家的厢房去。房子的砖头被刨下来运走铺路,在房子的地基上,挖了一个老大老大的化粪池。出这样主意的人是为了让村里的人龌龊这里,永远瞧不起这里,让这里原来的富农家庭永世不得翻身  我当时还想,如果我不曾是富农的孙子,小学三年级学校成立“小红花宣传队”7那会儿,我会在一开始被拒之门外吗?后来我父亲找音乐老师他的小学同学讲情,音乐老师请示过校长开恩让我进去了。我进去了,但只能学唱歌和跳舞,不得学乐器。

3、我纳闷问老师,音乐老师告诉我,校长说了,你不得学乐器的,因为你爷爷是富农,富农的孙子我们要担心他们破坏乐器,所以不能让你学乐器。我想我一个班上做班长的人,一个考试每次都考第一的人,我学乐器会故意或偷着破坏乐器吗?这是什么逻辑?我才10岁啊,我懂什么贫农富农的,我是富农的子孙我更不敢乱动啊。  其时,这样的事情一件件立马闪进我的脑海。尽管荒唐的岁月那时已过去,尽管党中央也已经发文完全否定“文化大革命”,但从这时起我对“文革”的怨恨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再也压不住了,那一件件事情又多与我识字不多、无辜遭罪的母亲有关。我想,没有“文革”,母亲铁定是可以等我参加工作有一份工资享享福气的,可是现

4、在她却不甘地闭上眼睛走了。这就是人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吗?我没有想到这样的古话会落到我的身上,可是现在它成了事实。  我怨谁呢?那个建议将村里的化粪池建在我家地基上的人还活着。他已不做生产队长,没了原来的威仪。他每次见我都客气得不得了,一点没有早前对我祖父凶神恶煞的样子。我能怨他吗?我只能怨那个不正常的时代吧。  那个不正常时代带给我的直接结果就是过早地吞噬了我的母亲。  对18岁的年轻的我来说,失去母亲的悲伤,是彻心彻骨的悲哀和悲凉!我是男孩,男孩无泪,男孩的伤很深。7  这男孩又读过几年正规的书,不日要做团的工作。男孩就不免胡思乱想:学校团的工作就是政治工作的一种,既然是政治

5、工作,就来不得半点的马虎。正确的政治工作会关爱人,错误的政治工作会伤害人,我会永远做正确的政治工作,而不做一点错误的政治工作吗?  男孩当时被自己的反问问住了。男孩深思熟虑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他不可能永远不犯一星半点的错误,所以他只能将这无可避免的小错犯在其他事上,而千万不能落在政治工作中,所以他最好别干团的工作了。  再者,他一个小小年纪失去母爱的人,心肠已变得特别柔软,特别容易伤感,特别容易动情。相反,就特别不容易坚持原则了,所以他已不适合做团的工作了。  如此这样想了两年后,男孩终于将他的团的工作交给一个合适的人去做了,他到学校的语文组去教书了,其时他考上了师范学院中文专业的本

6、科函授。  男孩在教书和函授学习之余,痴迷地阅读伤痕文学作品,他喜欢《灵与肉》《大墙下的红玉兰》《天云山传奇》《蹉跎岁月》那样的小说;他没有像其他留校的同事一样大多去进修教育或政治的课程,他进修了文学课程,他觉得文学作品、文学的气场会慰藉他破碎的心灵。  这样的男孩当然还是我!我已变成与学生时代完全不一样的我。这样的我喜欢舔舐自己的伤口,同情别人的不幸。  这样的我到语文组教书一年之后,听到了让我深深同情的事儿――我们中师一届200人中,有两人自杀。  这两人都自杀成功,一个用了农用镰刀割腕,一个用了柴油浇身自燃;一个亡于载去县医院抢救的机帆船上,一个灭于减轻痛苦的水之边。这两人虽

7、不与我同班,但我认识他们,我与他们打过篮球。  我想,他们为什么要走上绝路呢?7  我想,当我们六年前拿到中师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在农村,我们是人羡人慕的对象,可是三年后,当200人中有3人留校,197人全部回到乡镇和农村教书时,他们遇到的生活情形又怎样呢?  一方面,三年前不如他们的初中同学读了三年高中有人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些人在一个个往外面飞,往大城市飞,而他们呢,在接受了三年的师范教育后却又往回飞,又飞回原点,他们心中的落差有多大呀,他们该都后悔中考时的正常发挥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