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36699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内容选择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内容选择策略 摘要:语文教学应遵循适用性原则、少用性原则、精用性原则来选择适宜使用多媒体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关键词: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内容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262-01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大量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但教学的实际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不少人提出了他们的疑惑:多媒体到底适不适合语文教学。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正如同样是一把斧子,在不同的人手里所起的作用不同一样
2、,多媒体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工具,工具本身并不能带来效率的提高,只有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地研究这种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策略,才能发挥这种教学工具的巨大作用。 从笔者近年的语文多媒体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发现,要搞好语文多媒体教学,应遵循这样三个原则:适用性原则、少用性原则、精用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即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候用。适当地用,能提高教学效果,滥用只能让人“看热闹”。 少用性原则,即尽量不用,能不用就不用。多媒体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决不能占主角。只有遇到那些难以理解、知识拓展、帮助学生领
3、会等情形时,几乎是不用不行时才用。4 精用性原则,即要充分利用课件,把课件的作用榨尽。课件宜选用精当的,小巧的,最关键是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师在选择课件时,可以多参考几个,也可以把几个课件拆散,将其中有用的合成自己使用的课件,使课件更紧凑。 在遵循以上这几个原则的基础上,语文教学中适宜使用多媒体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主要有以下这些。 一、配乐、配音、配字幕、配图片、配动画的朗读 中学教材中有许多经典名篇,最适宜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情境结合的多媒体所提供的环境中学习,不但有利于学生正确朗读,形
4、成语感,增进对文章的理解,还能有效地弥补教师个人朗读才能的缺陷。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朗读时,可以有多种形式。在听读时,可以配乐、配音、配图片、配动画、配字幕;在朗读时,可以只配乐、配字幕、配图片、配动画;在辅助背诵时,可以只配乐、配图和配动画。 运用多媒体朗读可有效地防止语文课堂中那种烦琐的讲析,本来,这类作品就是比较重感悟,更多让学生反复的朗读与品味,理解与欣赏。 二、演示说明性文字中比较难懂的原理与程序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说明性文字,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可轻易地突破这些难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语言的分
5、析与品味上。教学《中国石拱桥》,将赵州桥的图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说明赵州桥的特征,再体会课文中的“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二句中“两肩”“各”“几乎”等词的准确性,很显然比起只让学生想象要容易得多,而且,学生的理解要更深入,记忆要更持久些。4 三、显示相关的背景材料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要提供许多背景材料,多媒体可以大容量、高速、省时地提供背景材料,而且提供的时机比较自由灵活。例如,阅读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时代背景、前人评论等等,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很方便地提供给
6、学生。 四、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 情境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和境地。它对激发人的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而教学情境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它具有直观形象性、情知对称性、智能暗示性、意象相似性等特征。根据教学内容所形成的情境,可分为直接情境和间接情境。直接情境是由现实生活提供的直接形象为主体的情境,所构成的“境象”主要是非符号
7、性的非象征性的实际物体,学生反映的“境象”的心理过程主要依赖第一信号系统的功能,学生得到的感觉是直接感受。间接情境是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提供的材料创造的间接形象为主体构成的情境。它一般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教具所模拟的某种形象;一是教师运用教学语言所描绘的某种形象。多媒体为创设间接的教学情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通过提供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构建情景交融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变为无意注意而轻松获得,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安排练习与测试4 课堂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通过练习巩固
8、知识、强化记忆,通过测试检测学生学习情况,获取反聩,为课堂教学调控提供依据。在语文学习中,尤其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中,这种练习与测试则更为有效。 利用多媒体可以逐个或一批批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当学生回答后,计算机判断其正确情况,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予相应反馈,以促进学生掌握某种知识与技能技巧。通常,当学生答对时,计算机予以适当鼓励,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当学生答错时,计算机给予适当提示与帮助,或者让学生再试一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