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35661
大小: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如何在新型农民社区建设中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新型农民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着力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我们就滝池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滝池县辖6镇6乡,235个行政村,总人口3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2万人。2010年城镇化率38.5%。国土总面积13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3万亩o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153亿元,较
2、上年增长15.7%,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24.9亿元,较上年增长1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6亿元,增长19.4%,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增长2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4元,较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6406元,较上年增长15%。近年来,滝池县委县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坚持“三集中、三优先”(即:向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产业集聚区集中,经济上富裕、建房积极性高、急需建房的
3、农户优先建设)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步建成6个省市级试点社区一期工程,共建成住宅1554套,其中有3个社区已入住居民共建方式,1000户,4000余人;打破乡镇界限,以多乡镇组启动建设大型综合社区惠民苑社区。二、主要成效及做法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我县充分利用社区建设节约出来的土地,重点把调整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当作中心任务。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就近就业。(一)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以经济作物种植、生猪养
4、殖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壮大。全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6家,年可实现产值13亿元,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0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5万户。二是特色产业基地规模效应突显。建立了朝天椒、烟叶、中药材、瓜菜、食用菌、特色水果、花椒等独具特色的种植业生产基地,呈现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态势。截止目前,朝天椒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亩产150公斤,亩收入2500元;花椒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亩产100公斤,亩收入3000元;菊花种植面积达到0.5万亩,亩产
5、100公斤,亩收入2300元。三是农民专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7家,比去年增加24家,其中,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入社成员4580人,带动非成员农户4万余户。四是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全县7个农产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定,11个农产品通过了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3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个产品荣获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二)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社区建设,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为优势产业规模发展和经营奠定了基础。“企业+农户”
6、、“合作社+农户”等流转模式逐步发展成熟,流转土地稳步向朝天椒、烟叶、花卉(含玫瑰)、药材种植和畜牧养殖等产业集中。2010年全县流转土地中,从事烟叶产业1809户、19500亩,朝天椒产业909户、14011亩,花卉产业386户、3800亩,药材产业267户、2164亩,烟叶、朝天椒、花卉、药材等四个产业占流转耕地面积的78.4%。特别是通过技术服务、资金倾斜、项目支持等措施,支持流转种植大户发展规模化植桑养蚕、种植瓜菜、特色林果等产业,培育了一批规模在1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大户典型,如:张村镇杨金星、
7、李成林,天池镇赵继贤、代玉才等;打造了一批利用流转土地发展观光农业的示范典型,女口:南村乡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引导数百农户流转土地万余亩,建成万亩玫瑰园;和集餐饮服务、水上游乐垂钓、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生态石榴观光园。天池镇建成了振兴观光农业示范园。在畜牧产业发展方面,坚持“强化特色、提高品质、龙头带动”,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促进规模发展。张村镇康乐社区的康瑞牛业,年存栏肉牛7000头,的带动滝池县及周边县、市发展养牛专业村达300个,从事肉牛养殖业的农民达6万余人。(三)就地安置富余劳动力的。农
8、村社区建设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依托工业项目,产业集聚区失地农民和企业签订了《劳务承包和租赁意向协议书》,聘请了专家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技术要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今年以来,产业集聚区劳务经济人均收入达15000元以上。三、存在问题1、财政资金投入不够。农民入住社区费用太高,大多人持观望态度,社区建设速度不快。2、主观因素。基层一些领导干部把社区建设仅仅看作是政治任务,认为与经济建设关系不大,对社区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