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圣与“礼”的起转承合之路

论三圣与“礼”的起转承合之路

ID:31029986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论三圣与“礼”的起转承合之路_第1页
论三圣与“礼”的起转承合之路_第2页
论三圣与“礼”的起转承合之路_第3页
论三圣与“礼”的起转承合之路_第4页
论三圣与“礼”的起转承合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三圣与“礼”的起转承合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三圣与“礼”的起转承合之路  摘要: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1],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周孔之数到孔孟之道,从元圣到至圣、亚圣,演绎了一条脉络清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儒家文化与礼的起转承合之路。  关键词:三圣礼儒家  一、元圣――礼的启创之路  关于“礼”的起源,众说纷纭,以多元起源观为主。“礼”是儒家思想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礼”的集大成者――周公“礼

2、”源于其,应为大众所接受。周公制礼作乐,“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乐”的作用是“和”,即所谓“亲亲”。有别有和,是巩固周人内部团结的两方面。礼的宗法制特征十分明显,一个是尊卑贵贱的区分,另一个是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周公把宗法制和政治制度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服务于奴隶制的上层建筑。由宗法制必然推演出维护父尊子卑、兄尊弟卑、天子尊、诸侯卑的等级森严的礼法。这种礼法是隶属关系的外化。反过来,它又起到巩固宗法制的作用,其目的是维护父权制,维护周天子的统治。5  周公建立、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主要有“畿服制”、“

3、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在殷商时期,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周公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这种有秩序的社会。  周公言论见于《尚书》诸篇,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论语》中子曰:

4、“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史上起了关键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是以其终生辅国安邦的圣人。  周公因其儒家奠基人的地位,被汉儒称为“元圣”。周公“摄行政当国”、平定“三监”叛乱,对国事进行改革,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  周公第一次提出德的概念,统治者替天行道的观念开始转到敬德保民的观念上,从《牧誓》“恭行天之罚”可以看出对敌人多讲天命的周公,对“天”的观念已经有所发展。“天命”是否转移,怎样才能保住“天命”,取决于有没有“德”,桀纣失掉天命是因为失“德”,周人要保住“天命”则必须有“德”,因此周公

5、在教导周人时多讲“明德”。“天命”就变成可以保持和争取的了。人不再盲目地服从“天命”,而有了主观努力的可能,这是积极的进步。5  周公受孔子推崇,被儒家尊为圣人。周公思想对儒家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汉代儒家将周公、孔子并称。  二、至圣――礼的扬弃之路  孔子一生所追求的正是周公的事业[2]。“文武周公”是孔子最为推崇的人物,周公为周朝制定了礼乐等级典章制度,使得儒家学派奉周公、孔子为宗,唐开元时期,改以孔子为主。自东汉以来,人们常以“周孔”并称。  在教育上有“周孔之教”的概念。总之,言孔子必及周公,这是古代尊崇周公的表现。这种尊崇除了政治上的某种

6、需要之外,主要还反映了古人对西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珍视,以及对周公这位伟人的真诚敬仰。这在历史上曾为弘扬、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教育起过积极作用。  孔子和周公在教育思想上存在渊源关系,在教育实践上也存在继承关系。周公生活于三千多年前,他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曾经起过巨大作用。如果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伟大奠基人的话,那么周公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伟大开创者。  孔子一直宣称其思想源自对周礼的继承,“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奔走列国,克己复礼,就是为了光大周礼。但同时孔子用“仁”对“礼”进行进一步的阐释,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7、这是对周礼的扬弃,孔子所展望正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云:“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可见礼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工具。  三、亚圣――礼的发展之路5  孟子是一位精通礼的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辨礼义,为僵化的等级性礼学注入新的内容。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又加入自己对儒学的理解,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儒学是中华文化的主干,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天命、德治思想,并发展为“仁

8、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在孟子“仁政”学说中的“仁义”,不过是“礼”的别名,仁、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