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ID:31016170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_第1页
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_第2页
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_第3页
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_第4页
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能活跃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很快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简称合作性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组合,以小组共同合作、共同研究、共同经历为特征的学习形式,在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小组学习为

2、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学活动。  二、小组合作有效的关键  1.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多做实验可以为学生学好物理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较多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学生也通常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这时小组合作的方式就是比较好的选择,既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动手和合作的能力。6  案例1:在测蜡块密度实验中,

3、提供以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细线、水、烧杯、小铁块、细针、细沙、刻度尺、正方体蜡块,并提出问题:“怎样测出蜡块的密度,请提出多种方案?”同时,说明以下几点:  (1)测量的方案可以近似的。  (2)提供的器材供需选用,可用可不用。  (3)每小组先研究测量方案,不必提供测量结果。  (4)各小组将方案列出,看哪个小组的方案多。(教师汇总各小组可行方案)  (5)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用各个方案测出结果,看哪些小组提供的方案最具可操作性,测量结果最接近真实值。  该案例中,如果由学生单独完成各个方案的设计及得出测量结

4、果,一节课的时间基本是不够的。所以我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说明15分钟后各小组代表进行交流。于是各小组借助已有器材,一试身手。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进行思维加工。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并非适合所有的物理教学内容,并非所有的物理教学内容都需要或都必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要避免只注重形式未注意实效的形式性合作。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合作学习选取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合作性,

5、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评估性等。如在初中物理中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作用效果”、“阿基米德定律”等都是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的。  2.合理分组和组内分工。6  合作学习要以“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为合作学习的目标,使每一位学生的成绩都获得认可,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合非常重要。小组成员的组成首先遵循“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原则,按照学生的成绩、能力、性格等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到6人。以4人为例,其中一名是优秀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

6、。把最愿意分在一起的4人尽量分开,把操作技能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甚至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尽量分开,使活泼的和孤僻的搭配,各个小组总体水平一致,既为互助合作奠定基础又能保证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其次遵循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要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际竞争。小组合作学习确实为学生增加了不少参与的机会,但在日常操作中,容易出现个别学生侃侃而谈,神采飞扬,其他学生或洗耳恭听,或无所事事,最后还是演变成一人独讲的传统型教学形式。为了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闲人”和“闲事”,确保“人人有事

7、干”、“事事有人干”,组内成员需合理分工,分别扮演纪录员、检察员、组织员,交流员等。  当然,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也不能任凭学生去探索、去研究,自己从课堂中游离出来。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及时表扬速度快、有创新的学生,并通过巡视和提问等途径进行调查,把游离在小组之外或长时间保持沉默的成员拉进小组讨论中,促进小组合作有效进行。同时,教师也是讨论小组的一分子,要和学生一起平等讨论交流,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培养组员的合作精神。6  实践表明,激励性的评价机制可以培养

8、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小组的合作表现应为主要指标。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尽可能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发言,让发言人代表本组汇报小组学习的结果;在学业成绩上,教师在公平分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小组平均分加个人成绩作为学习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这种捆绑式的成绩评价有利于学生加强小组合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