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策略

探究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策略

ID:31013984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5

探究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策略_第1页
探究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策略_第2页
探究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策略_第3页
探究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策略_第4页
探究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策略  【摘要】自我教育是素质教育推进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必然要求。因此,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对教育发展的呼唤。笔者首先厘清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的辩证关系,其次对自我教育的内涵、基本特征进行阐述,进而提出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自我教育能力培养  一、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的辩证关系  人类文化只有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两种传递方式,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文化的传递性、工具性与手段性。依社会整体性来讲,他人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文化传承中的师授性、非自控性。这其中体现了教育者的

2、历史使命,以及文化“中转”的功能。虽然自我教育包含在他人教育活动之中,但是他人教育更多的是通过人类互相合作的形式才得以展开,这与自我教育存在本质的区别。根据这一特质,可将自我教育定义为:“以社会生活为背景,个体以自身为对象所进行的自教的、自控的教育过程。”8  作为不同的文化传递形式,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在社会中衍生出的品质构成了其主要特性。实质上,二者特性的首要区别是发生学意义的起源。在这种个体追求真实、物质化的触摸中,发生了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因此,最初他人教育传授的是来自自然界的感受、经验,并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取得结果

3、。同时,有些人认为自我教育是从他人教育中衍生出的概念,这种理解是狭隘的。自我教育在早期远多于他人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我教育是接受别人教育的前提。因此说,他人教育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把人看成客体;自我教育是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把自身当作客体。从方法上来讲,他人教育坚守的是从上至下、从大至小的一系列程序化的原则,好比机械的零件,他人教育提出的是同样的要求。自我教育要求的是发现的方法,提出应由深到浅、由内至外的自由性、无目的的原则。他人教育往往是以感受作为起点。  在学生的个体社会化进程中,学校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人

4、类文化继承与发展过程中,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统一与互补的辩证关系。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这一过程,也正是从被动性到积极性、从强迫性到主动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的他人教育功能越发淡化,教师由传授到指导,使学生由接受到主动吸纳。辩证法中的内因、外因论指导我们,人的发展主要受内因支配,应该从自身出发,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从人与社会角度来讲,人的发展需要个人教育与他人教育的结合。  二、自我教育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1.自我教育的内涵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基本功能是以造就未来社会的主体为目的,内化经验及文化为个体

5、所需的精神需求。现代教育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要求个体主动地投身社会生活,并作出积极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在本质上来说是个体自我教育的过程。  目前学界对于什么是自我教育并没有统一的说法。鲁洁学者在其《德育新论》中,把自我教育作为德育的一种方法,指出:“8自我教育法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1]程文晋学者在《自我教育论》中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指出:“广义的自我教育是指人们依据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6、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促进自我发展的活动;狭义的自我教育是自我德育和自我修养。”[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也将自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认为“广义是指受教育者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即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狭义即自我批评、德育的一种方法”。[3]  概括各家观点,可将自我教育释义为:指根据个体及社会发展的要求,施教者引导受教育者寻求自身对教育的需求,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规划教育

7、活动,以达到受教育者自身主动发展的需要,自觉地完成实践活动的目的,并最终确定其社会的主体地位。  2.自我教育的基本特征  (1)主体性。主体性是自我教育中受教育者特征的集中体现,在一般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掌握教育的主动权,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因此二者的地位有着严格的界限。在自我教育的要求下,“自我”涵盖了施教者的主体、受教者的客体,主体与客体的“我”8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同一特征。自我教育将知识内化为施教者自身的品质,而不是从表面上看来的仅使人获得知识,是自我主动改进的行为过程,最终追求的是自身综合目标的达

8、成。自我教育应该符合主体性的特征,将自我教育理解为写检查、进行自我批评、自我贬低是有失偏颇的,失去了自我教育的真正精神内涵。自我教育的进步发展体现了个体追求自我成长、要求进步的时代特征,源动力是个体的主动性,个体应培养自身主体精神,追求自身品质的发展。  (2)内向性。与观察法、内省法相同,自我教育具有内向性的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