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12517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浅谈如何引导初中毕业生报读职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引导初中毕业生报读职校 【摘要】本文针对引导初中毕业生报读职校进行阐述,结合本人工作经验,分析影响初中毕业生报读职校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出引导方式。为广大初中毕业生毕业选择职校做指导。 【关键词】初中毕业生;职校;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一、初中毕业生报读职校的影响因素 传统思想鄙视职校教育,人们对职校的认识往往存在偏见。与持续升温的普高教育相比,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不足。同时当地情况较为特殊,地处山区,家长思想认识、文化程度不高,加上农耕
2、种植业往年收入可观直接影响当地学生报读职校。从总体上分析影响学生入读职校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背景因素、学校环境因素、政府制度因素。 1、个人因素6 学生本人不愿就读职校,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职校不符合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学生以及传统观念束缚学生的思想,学生更愿意上本科院校。学生以及家长存在职校教育低人一等,没有前途的思想。学生无法接受在职校的学习以及生活环境。职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基层人才,是向服务以及一线生产输送高技术人才。因此就读职校的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与简单的技术水平,而初中毕业生,学习阶段接触到的都是理
3、论知识。学生选择就读专业往往是选择喜欢的专业,因为成绩不突出而未被录取,学生不甘心,而选择继续复读或选择高中就读。 2、家庭因素 学生的服务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家庭社会资本情况因素都制约学生报读职校。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越高,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希望学生报考本科重点院校而不是高职。而当地情况恰恰相反,地处山区,学生父母多是农民出身,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文盲成分较大,对于学生就读职校往往持反对意见,认为不能读大学还不如早点务农,踏踏实实挣钱来的实际,并没有认识到,孩子的长远发展问题。同时家庭收入情况也是影响学生就读职校的一个重要因素。某些
4、家庭收入不高的家长,对于学生上职校往往持反对意见,认为花了很多钱去就读职校,毕业后还是当一名工人,而当一名工人还没有务农收入水平高,甚至一些职校学费高达几万元,家长则会重点考虑近期的投资收益问题,一旦觉得收益率不高则会放弃让孩子入学的念头,直接影响到学生报读职校。 3、社会环境6 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学生所在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其主要影响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职校的发展状况,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影响职校的一体化建设,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影响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职校的发展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就业后的生活状况影响着择校学生以及家长的积极性。社会
5、经济发展水平高,职校相对投入量大,发展水平速度快、质量高,同时社会经济发展高将会产生优秀的企业,企业与职校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职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以及就业后收入水平。而本地情况为农业大县,砂糖橘种植大县,并且收益较好,许多人纷纷建起“糖橘楼”买了“糖橘车”,很多学生家长看到种植砂糖橘的收益,没有深入考虑砂糖橘种植过程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导致片面的认为,就读职校,毕业就业不如回家种植砂糖橘,获得直接性经济收入。 4、政府以及学校环境因素 国家制度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关于职校的发展政策、关于职校教育资助政策、政府关于职校的就业政策。国家给予职
6、校教育质量发展重力力度不够,职校教育质量差,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政府关于职校资助政策力度不够,当地虽属于砂糖橘种植大县但某些学生家庭收入情况并不客观,很多学生家庭因负担不起高额学费而无法就读,因此政府资助政策对学生选择就读职校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政府对职校办学投入力度不够,导致师资队伍建设不齐、学校软硬件设施配套不全,而这些建设又关系到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毕业就业率,投入不高的后果直接导致就业率下降,使得学生家长对学生入读职校后前途不报希望。 二、针对各个因素的引导方式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各个因素影响着学生选择报读
7、职校的积极性,其中某些因素是一时难以改变的,如学生的家庭情况。而有些因素是可以人为改变的如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观念,对职校教育的态度,学校自身建设,政府部门对职校支持政策。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职校加大宣传6力度,改变学生以及家长对职校教育的传统观念,宣传知识改变命运,家中再有不如一技在手等改变学生与家长传统观念的思想。随着国家对职校教育投入加大,职校教育必将迎来质的飞跃。职校教育不再是低人一等的教育,而是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教育,向学生宣传职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宣传社会经济建设缺乏高等技术人才的现状,介绍相关职校专业毕业就业方向,以及学生毕业
8、就职岗位日后发展方向等。改变学生认为高学历才是人才的观念,树立理论与实践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理念,明确社会需求人才应当是实践与理论结合性人才。向学生介绍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