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09639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品味“新”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品味“新”课堂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直到现在,亦是如此。只是随着时代的推进,我们传统课堂不断地创新。尤其在大力推广并实施新课堂实验的势头下,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重新进行审视,对课堂进行彻底的系统革新,构建出一种充满灵性的新课堂。 新课堂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对课堂教学的重新思考和定位,只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才是高效的课堂。 从自身说起,我虽在讲台上只有短短的5年,但对于我自己的一套教学却是不断改变,尤其在新
2、课堂实验的冲击下,整个课堂教学模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再加上当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聆听了上海市特级校长张人利教授的《后“茶馆式”教学――一个以学定教的教学》报告,他科学解读了“减负”大背景下“高效教学”的理念和做法,让人耳目一新,他的这种教学法使得学习方式发展为“书中学”“做中学”,非常值得自己在实践中去尝试。当然,也在自己学校的鼓励创新下,也的确落实到了行动,做了许多的尝试。4 以英语教学为例,学习第二语言本身就是困难的,首先就是在兴趣上。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思维很难打开,大部分学生都会处于输入状态,而输出的却会很
3、少,相反,在引进新模式后,会明显感觉到它所带来的全新体验,和学生共同感受着成长。我就以英语中所教的众多专项练习中的一大难点的宾语从句为例。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 未革新的教学模式基本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就根据老师所讲来做练习并巩固。往往学生的课前准备可能就只是等待,等同于喂食主义。而课堂环节从一开始的引入直接点出课题―宾语从句,并提问何为宾语从句。然后会通过练习让学生熟悉架构,接着通过老师的总结和归纳,提出做宾语从句所需注意的三大点:连接词、语序、时态。针对这三点进行不同活动的操练及归纳,基本上都是通过老师在讲解剖析让学生加深
4、自己对宾语从句的理解和运用。最后也就会以综合练习来结束整堂课程,让学生沉浸在题海中巩固自己的所学,回家作业的布置也无非就是有关宾语从句的练习或者再加个整理笔记。这也就是一个比较传统流程的宾语从句教学。 二、开放的教学模式 1.背景回顾 初三最后几个月的复习阶段,学生也是不断重复着做讲练。虽然说这些专项部分在中考卷上出现的数量不会很多,但也是属于中考必考题型,所以每一分都不能放弃,又考虑到宾语从句在众多专项中属于难点,就趁此以全新理念的课堂展开此次教授,一切都以学生为主,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前提下,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实效,
5、把课堂还给学生。也通过此次课,想解除学生心目中对于宾语从句的疑问困惑,能够在每次考试中把握好该拿到的分数,让自己更胜一筹。 2.设计细节 本节课的设计从课前准备――4预学单开始,罗列的检测首先是宾语和宾语从句的概念,接着是写出宾语从句的句子成分,引出它的基本结构;然后小试身手做一题,根据此题写出作宾语从句的三要素。紧接着就是一个创作区域,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出题,最后是写出自己的困惑,以便老师及时了解。而课堂设计则是以一个开放式问题,让学生说出宾语从句,再根据此句分析其构成,以检验学生的预学成果,之后再回到宾语从句的三要素来
6、分层讨论。让学生从连接词、语序、时态自行讨论并概括,并在几个环节中设有提问,来检验学生对于已学的掌握程度。也让学生能牢记并掌握宾语从句的重点及难点。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则是巡视每组学生,并加以指导,尽量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在总结完毕之后,加以补充一些额外的知识点,并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于宾语从句的掌握程度。最后以一个竞赛制来考查学生的反应及做题能力,让学生的宾语从句专项复习达到一个发挥的过程。 三、对比之后的感悟4 两种课程从站在教师的角度上来说,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主体就发生了变化,在新模式的推动下,明显在
7、开放式教学模式中,一切以学生为主,而且通过预学单来以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定好所要进一步探讨的教授内容。对比下来,很明显能看到在第二种模式下的课堂,不管课前课中课后,都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作能力,能够从新知到获知,并且落实到创知,同时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创造新题,也能形成举一反三能力。另外,当其他学生在课中课后做到有班级同学所出的题目时会倍感兴奋,而所列举那些题目的原创学生更会增强自己的信心,重新燃起自己学习英语的趣味。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采用了提示法外加从旁指导,并开展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力量去归纳总结,在通过练习检测来巩固
8、所学知识。也可以这么说,通过自己努力还有集齐大家共同的力量所换得的成果更是坚韧不可摧,相信这样的课堂不仅会带给学生知识,更会带来学中的乐趣。 虽然这只是我初次的尝试,我也更相信之后的尝试会不断增多;虽然学生对于这样的课堂可能还有些不适应,但我也仍相信他们会越来越投入;虽然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