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0802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教育让生命更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让生命更精彩 在教育实践中,问题学生始终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痛”。然而,我觉得也正是因为问题学生的存在,学校的教育才显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学生的生命才因教育而精彩。 问题篇 一、问题学生产生的因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高楼万丈平地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自身的言行及教育方式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然而,在中国的家庭中,真正拥有高素质、懂家庭教育的家长是不多的。中国的家庭,主要有以下几类: 1.封建家长制观念的家庭。这类家庭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树立起绝对的权威,孩子在自己的家中如同
2、“绵羊”,没有地位,完全是父母的附属,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果冒犯了父母,则会受到父母的压制。班杜拉认为:儿童所作出的许多不良反应只是对他周围其他人观察的结果,一个孩子会以自己在家受罚的相同方式愤怒地揍一起玩耍的伙伴。据笔者在教育实践对学生的观察,确实发现有些学生由于为了转嫁在家里受到的怨气,在学校里往往对其他的同学具有攻击性。5 2.不闻不问家庭。这类家庭家长的关系大多出现了裂痕。父母彼此都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向对方。孩子处于自由状态,一旦受到不良的诱惑,往往就沦为问题学生。 (二)学校教育的不当。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
3、个家,也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小社会。然而,现在的学校并不是把学校建成学生的第二个家,而是产生问题学生的“摇篮”。 片面追求教学成绩。这是产生问题学生最大的原因。应该说,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追求教学成绩本身没有错,然而,现在许多学校的做法偏离了义务教育的目的,把学校教育仅仅理解为学校教学,把学生看成是考试机器。而且,许多学校主要领导没有创新能力,对义务教育的目的理解得不够透彻,把精英教育等同为义务教育,过分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比较。学校把考试压力向教师转嫁,教师再把这压力向学生转嫁,而且方法十分简单,采用“题海战术”,然而,效
4、果却是低下的。从我们对学生一个学年考试成绩的跟踪调查:很多学生的考试成绩基本上维持在二三十分左右,这其中还没有排除考试作弊的因素。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成功,有的只是失败。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极易走向问题学生的行列。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1.大众媒体的影响。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孩子从一降生就被包围在各种信息中。虽然现代社会离不开信息,但许多信息也给人成长造成巨大的影响:充满色情、暴力的场面、充满诱惑的网游、地摊上的小书等。在影视作品中,往往有意无意地渲染一种没有法律、没有规则的江湖义气、过度渲染烟酒文化,
5、这都对涉世未深的孩子毒害很大,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不自觉地模仿。5 2.社会周边环境的影响。现在,由于城市的扩大,人口向城市集中及流动,原来比较偏僻的学校已经不在孤独,在学校的周边,时常游荡着社会青年,他们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成为他们的“小弟”,进而,这些学生就会沦落为问题学生。 实践篇 在形成问题学生的四个因素中,如果我们假定社会因素不能改变、学生个体因素已经形成,那么,我们只有从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上找到转化问题学生的突破口,而学校因素应该起着核心的作用。在学校因素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是最
6、大的,因为班级是学校最基础的单位,班主任就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 如何对当今越来越多的问题初中实施转化工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以善致善。儒学家蒋庆和经济学家盛洪在一次对话时,提出了一个儒学命题:以善致善。“以善致善”的含义就是实现善的目的必须使用善的手段,也叫“以正致正”。把这一思想运用在德育中,就是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既要持有正义的教育目的,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公民,又要采用正义的德育手段,即采用合情、合理、合法的办法,遵循教育原则,对学生进行精神育化。在教育实践中,经常会碰到
7、一些“小霸王”的学生,如果教师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对付他们,那么,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使这些“小霸王”越走越远,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这样,再去转化他们就难了。小刘同学,一进入初中,就表现出“匪气”5,只要与同学碰撞一下,就会恶语相向,挥拳便打。而且,如果发起脾气,还会跟老师干架。每天都会有学生告状,课任老师也头痛不已。怎么教育他呢?我一时也没了辙,因为他软硬不吃。但是,我心里又很清楚,如果不能很好解决他的“称霸”事情,班里肯定是无宁日的。我要发挥“重要他人”的作用。当我向他小学时的班主任了解他的情况,知道他比较喜欢
8、语文。于是,我做了这样一件事:一天,我对班里的学生说,我买了一套中学生课外必读书,如果哪位同学需要看,可以来借。下课后,小刘同学就来借书了,我与他说起书的有关故事,并向他推荐了《爱的教育》。后据任课老师讲,小刘同学看得很认真,连上课也在看。当他来还书时,我与他讨论起书中的人物,问他最喜欢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