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90069
大小:63.1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5
《密歇根大学:论文支持小组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译者按:初次听说“论文支持小组”(ThesisSupportGroup)这个东西,是在陈向明先生的博士论文里。在哈佛攻读博止学位时,她从论文支持小组里得到过很大的帮助。当吋我的硕士论文正在开题,对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非常向往,因此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经仔细比较,觉得密歇根人学研究生院的这份指南最具操作性,便草草译成中文。之后,我把这份指南发给一些好朋友,犬家都觉得挺兴奋。但可惜的是,我们各自俗务缠身,而“论文支持小组”又毕竟不是什么有组织有纪律有强制性的活动。记得当时就一些杂七杂八的问题讨论了几次未果,这件美好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昨天偶然在电脑里倒腾出这份文件,才又想起这件事情。希
2、槊冇人看见这个模式后,可以真的将其运作起来。我相信,无论是在学位论文的构思、设计、实施或是写作阶段,“论文支持小组”都会让参与者获益的。译文的错漏之处,敬请包涵与指正。译文标题为本人所编。原文请见:MakingaThesisorDissertationSupportGroupWorkforYou“抚养一个孩童须举全村Z力”,这句占训同样也适用于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加入由老师、同学、朋友与家人所组成的有助于你成功写作的“村庄”的一个方法,便是加入一个论文支持小组[1]o•、加入论文支持小组的好处加入一个论文小组,你期望得到什么收获?尽管研究生组建论文小组的理由多种多样,但以
3、下所列是最为常见的原因:•在这段与世隔绝的时光里,得到他人的陪伴,同时也陪伴他人。(你并非孤身一人)•从小组内获知这样一个事实:绝大多数的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都面临着同样的困难,从而重拾信心。(你并不古怪,也绝非荒唐)•接受小组成员的监督,同时也监督其他组员不断前行。(完成学位论文写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将其分解成许多可控制的阶段,然后保持进度——尤其是当你感觉受挫或思路堵塞的时候)•拓展资源网络,从而帮助自己达成学术耳标与个人理想。•从那些正与你经历着相似旅途的人那里获得新知。(他人成败,己身之鉴)。总而言之,坚持并最终达成目标,这就是加入论文支持小组的好处。二、哪些是你不能期望从
4、论文支持小组获得的?——“治疗”论文支持小组可能会是一种有助于个人成功的极好资源,我们姑且称之为“有治疗效果”,但这与“治疗”木身还是有区别的。完成博士学位是一个非常辛劳的过程,其中充满着各种挑战。对多数学生来说,如果方向正确的话,这个过程会带來一些情感与心理上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个人成长的绝好契机。然而,倘若加入论文支持小组的学生是在寻求“治疗”的话,这将会使整个小组偏离学术目标的方向。我们鼓励那些感觉需要“治疗”的学生寻求其他形式的专业支持手段(例如心理咨询办公室),而非论文支持小组。三、如何开始论文支持小组有不同的形式与规模。因此,你与其他组员必须做出某些决定。•你们的目标
5、是什么?•谁能加入这个小组?同院系(或同专业,同研究领域,等等)的学生,抑或其他院系的学生也能参与?处于同一写作阶段的学生,抑或不同的阶段的学生也能参与?必须是同性学生,抑或势女同学都能参与?•小组的人数是多少?•组员的论文主题必须彼此相关,抑或毫无相关亦口J?•你们是否需要推选一名长期任职的组长,抑或大家轮流担任组长,又抑或不需要正式的组长?•小组多久聚会一次,每次多长时间,在什么地方?•小组聚会遵循怎样的流程?•组员在聚会吋需要遵循哪些规则?•你们希望彼此为聚会做哪些准备工作?•你们期望彼此为这个小组做出怎样的承诺?•如果某位组员决定离开小组,你们要怎么办?四、一些建议下文的建
6、议来自约安•博尔克与大卫•斯滕伯格的著作,也来自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所组织的一次博士生座谈会记录,这些博士生已经加入了某些论文支持小组,因而希望分享其经验。这些建议涵盖了上文所提岀的大多数问题。1常规建议运作一个论文支持小组,不存在某种绝对的方法。如果某种方法适用于你们,那么它就是合适的。不过,以下建议来自研究生的经验总结,或可为你们提供参考。2小组目标论文支持小组的目标应是让每个组员都保持学位论文写作的进度(让毎个组员不断前行),并最终使所有组员都完成论文,拿到学位。3小组的规模我们建议小组成员的人数为四至五人。这一规模能给小组带来多样性,但乂不会使小组失去控制,例如规划聚会流程,
7、寻找合适的聚会地点等问题。这一•规模也能让每一个组员在聚会中都冇发言的时间。对于那些想抽出一些时间对论文木身提供反馈的小组來说,四至五人的规模也能确保每人等候发言的时间不会太长。4小组的构成►同院系的益处共同语言与共同的知识基础;对彼此的熟悉;共同的院系文化与政治氛围;邻近的工作环境(从而为会议规划及其他聚会安排提供了便利)。►跨院系的益处小组成员无须互相竞争;更广阔的视野;各自院系之间的适宜“距离”(例如讨论学位委员会成员之间的冲突);跨学科知识背景的优势;可能有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