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的文学性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的文学性

ID:3098819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的文学性_第1页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的文学性_第2页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的文学性_第3页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的文学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的文学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初中语文教学的文学性  选入中学教材的文章,一般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因而,教师应根据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挖掘其文学因素,还文学作品以本来面目,改变以往“教之无文(文学性)”的现象。  关键词:文学作品文学性反复诵读模仿表演品味揣摩  近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越来越格式化了: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几乎全用来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一篇声情并茂的文学作品,往往按字词句段的形式,分解得支离破碎,完全淡化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美。这也成了部分学生重理轻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挖掘语文教学的文学性,渗透人文主义思想,还文

2、学作品以本来面目,已势在必行。  所谓文学性,就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给学生以美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初中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顾名思义,就是文学的作品,其显著特色就在于突出的文学性。而每种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又各具其独特的魅力,因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各自的特征,突出作品的文学性,最大限度地再现课文的感染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寓教于“文”(课文的文学性)。  那么,如何突出语文教学的文学性呢?笔者以自身教学经验为例,谈谈这一问题。4  反复诵读,感受诗词的意境美。诗词最讲

3、究的是意境和情趣,对于中学生来说,最难理解的也就是诗词的意境和情趣,要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可以通过反复诵读,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诗(词)人熔铸在景物描写中的深刻意境。但朗读也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反复读,而是注意将整体朗读、片断朗读、指导朗读、示范朗读、比较朗读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想象也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胡思乱想,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方法上的点拨和指导,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如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时,我就充分注意了这一点。苏轼的词向来以境界阔大,风格豪放著称,开创了不拘音律、以诗为词的豪放词风,这首词可看作是他的代表作。作者在

4、词中所表现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豪情,很容易感受到,但要真正领悟词人融情于景、借古抒怀的复杂感情,却并非易事。因此,我以朗读、点拨、比较为主要教学手段,辅以多媒体手段,来讲授此文。如在讲解上片时,我先运用多媒体播放示范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意境和苏轼词的豪迈风格;再播放音乐,学生跟读,读出豪迈的气势。通过这一环节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简单分析之后,再放一遍配乐范读录音,请学生听的同时,展开想象,最好是闭目瞑想,把作者所描绘的赤壁景色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之后请学生把自己想象的画面口头复述出来。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基

5、本能感悟到该词阔大宏伟的意境,有助于学生对该词内容的理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不但能感受“美”,也能感悟“美”,可谓一举两得。4  模仿表演,体会小说的人物美。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核心,任何一篇小说,任何一位作家,都会以多种描写手法,为读者塑造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无论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艺术美。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注意分析作者采用了何种描写方法、人物有何性格特点或社会意义之外,更应深入体会,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如我在讲授《制台见洋人》一文时,我将文章分为四个场景:藩台见制台、淮安知府见制台、巡捕见

6、制台、制台见洋人。将学生分成四组,选出组长,由组长负责,在课下将本组分到的场景排成课本剧,课上进行表演。这样安排,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上,学生们争着上台,争着表演,在一片欢笑声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人物形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模仿、表演,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比老师呆板的讲解,效果更理想。  品味揣摩,感悟散文的语言美。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练,质朴自然,意蕴悠远,人们常用“余音袅袅的洞箫”、“甘冽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来形容它。因而,散文教学应注重品味语言美,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生动性和抒情性

7、,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如在讲朱自清的《春》时,我就把分析文章生动准确、简洁明丽的语言作为重点。如“春草图”一段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中的“偷偷地”“钻出来”4,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语言简洁质朴,却又生动形象。因而,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你喜欢这个句子吗?为什么喜欢呢?大多学生回答:喜欢,因为它写出了春天小草的可爱与生机。再问:哪些词语给了你这种感觉?学生一般都能找到“偷偷地”“嫩嫩地”“绿绿的”这些词语。再问:“偷偷

8、地”这个词语一般含有什么色彩?在这里如何理解?为什么用“钻”而不用“长”“生”之类的词语?“嫩嫩的”“绿绿的”能否改为“嫩的”“绿的”?能否调到此句的前面?通过师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