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科学教学中实验材料的适切性

例谈科学教学中实验材料的适切性

ID:30986119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例谈科学教学中实验材料的适切性_第1页
例谈科学教学中实验材料的适切性_第2页
例谈科学教学中实验材料的适切性_第3页
例谈科学教学中实验材料的适切性_第4页
例谈科学教学中实验材料的适切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例谈科学教学中实验材料的适切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科学教学中实验材料的适切性  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学习活动。探究式教学,离不开操作的材料。“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经历”,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选择适合、恰当的实验材料,对于整个科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所谓科学探究材料的“适切性”,指的是在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选取恰当的实验材料,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2013年9月,笔者参加了区运河赛课节决赛阶段的比赛,与其他两位教师一起执教同课异构的课―

2、―《抵抗弯曲》,其中,三节课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有很大的差异,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如下表。本文以这三节课中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为例,谈谈小学科学教学中操作材料的“适切性”。  一、操作材料对探究主题的适切性  材料的选择应当适合研究的主题,选择的材料要尽量真实,即便有些存在较大差异,无法接近被研究对象,也应当让学生建立彼此间的联想,明确这个材料的特性研究可以代表被研究物体的物性。6  以这堂课为例,研究桥梁的宽度和厚度与梁的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最好的材料是木块、钢铁或水泥板等。但显然,这样的材料是不适合课堂教学研究的

3、。所以,我们一般会选择纸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什么纸,能表现出相似于木块、钢铁或水泥板等比较坚硬的特性呢?在这三种纸质材料中,显然卡纸和铅画纸,在硬度上更接近于真实桥梁,更具有研究的代表性,相对来说比较适合研究的主题。而普通打印纸硬度较差,用来做桥梁,学生是很难建立起实验材料与真实物体之间的联系的(学生自由设计实验时,绝少有人会想到用这样的纸来做桥梁进行研究)。  当然,即便是卡纸,其实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纸梁承重后,弯曲度会发生变化,不会出现弯折或断裂现象,这一点,无法体现真实的景象。尽管教师已说明用这种材料的原因,通过讲解或引导学生了

4、解纸梁与真实桥梁的共性,然后进行实验研究,但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从这个角度想,三种纸的选择还是不够适合、恰当,可以考虑换成KT板来作为桥的梁进行研究。KT板常见、易找,承重不大,适合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用KT板做梁,承重增大弯曲到一定程度,会发生弯折或断裂现象,这一点,与真实的桥梁很相近,有利于学生认知的迁移和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非常适合研究的主题。  二、操作材料对教学预设的适切性  实验是整堂课教学的一部分,实验材料的选择也应从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出发。选择适合的恰当的材料,可以从时间控制、解决难点等方面,促进整堂课的教学,有利

5、于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学习活动,反之则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6  《抵抗弯曲》这堂课的实验研究有两个难点,一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上。让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来进行研究,只改变一个研究条件,而其他条件控制不变;二是实验的时间控制上,尤其是硬度厚度的实验,因为实验时放置重物多,占用时间也多,这会导致后面的研讨时间被挤占,无法完成预设教学。在这三节课中所选材料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材料是否适合教学设计,进而产生教学效果的不同。  比如实验控制不变条件中,有一个条件是重物放置的位置相同(梁的中间),对比三节课的材料,可以发现,第一节课用卡纸为梁、垫片为

6、重物这组材料是比较恰当的。用垫片做重物,好叠加,而且数量少(最多时12个),可以做到位置相同,保证条件不变。而另外两组材料就显得适切性不足。用订书钉做重物,当订书钉叠加到12个以上时,很容易倒,学生为了稳固便由纵向放置改成了横向放置,放置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原本不变的条件变成了变化的,与实验设计不符。用回形针做重物,也不适切。放置一个时,是放在中间,当放得越来越多时,回形针放置的位置就发生了改变,尤其四倍厚时更是放了几十近百个,已经堆成了一小堆,放的位置更是无法保证条件不变。因为材料的不适合,导致了教学设计的不完美,失去了科学性,不利

7、于科学教学。  再比如控制时间上,从三人的教学设计上看,对实验时间设计为: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为12分钟,第三节课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显然第一节课实验用了12分钟,顺利地完成了实验,而另外两节课都超出了设计时间(另两节课分别为19和21分钟),且没有全部完成实验。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材料是否适合教学设6计上。第一节课不但能顺利完成实验任务,而且相对于其他两节课,在宽度和厚度实验上各多做了一组实验(3倍宽和3倍厚),这其中必然与实验方法的设计有关,选择具有适切性的材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桥墩距离方面,第一节课采用的是木板固定木桥墩,

8、第三节课在纸梁的两边画好距离线。这两种方法,方便学生操作,节约了时间。第二节课,提供的一个大致的范围10~13厘米,由学生自己用尺测量距离。显然,10厘米和13厘米的梁放置重物的数量肯定不同,操作时间就更不同。既然13厘米可以,那么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