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伍尔芙的文学创作谈文化环境与文学的关系

从伍尔芙的文学创作谈文化环境与文学的关系

ID:30983496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从伍尔芙的文学创作谈文化环境与文学的关系_第1页
从伍尔芙的文学创作谈文化环境与文学的关系_第2页
从伍尔芙的文学创作谈文化环境与文学的关系_第3页
从伍尔芙的文学创作谈文化环境与文学的关系_第4页
从伍尔芙的文学创作谈文化环境与文学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伍尔芙的文学创作谈文化环境与文学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伍尔芙的文学创作谈文化环境与文学的关系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Woolf)是一位著名的英国小说家和评论家。她对现代文学所做出的贡献主要在于她的意识流作品和女性主义作品。本文着眼于文化环境与文学的关系,作者仅就伍尔芙的女性作家特点和表现手法中的意识特征略作探析。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芙;文学创作;文化环境与文学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作为现代英国文学家,一生著述颇丰,出版了9篇长篇小说、350篇批评散文和2部女权主义理论著作。在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两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同时也是较早

2、引起中国文坛注意的作家之一,对中国现代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外国作家之一。她生活与创作的年代,正是大英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然而,这又是一个世界急剧变革、交互指涉的时代。文学创作,归根结底是现实世界在创作者意识中的能动反映。伍尔芙文学创作的形式、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时代特征。  一、女性社会地位对伍尔芙文学创作的影响  从英国文学发展史看,中世纪之前的文坛中基本没有女性。早期出现的女性作家并非现代意义的作家,而是一些虔诚的女性宗教人士。它们舍弃了世俗生活,用地方语言论述“神”的“教诲”、“训戒”6。其代表者如玛吉?坎普(1373~1423)。即使在文学趋于繁盛的伊丽莎白时代

3、,女性仍不能享受教育和社会就业权利。经济上既无自立能力,婚姻亦无自主权。独立人格尚不具备,遑论从事文学创作。至17世纪,英国的阿弗拉?班恩(1640~1689)才算得上第一位职业女作家。[1]上述变化直接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产业革命产生了大量的职业女性;教育在一定程度的普及使女性文化水平相应提高。在社会女性群体中有“读书”需求和“写作”能力。发展到19世纪末,英国文学界出现了勃朗宁夫人,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简?奥斯汀等著名女作家。  伍尔芙作为二十世纪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小说处女作《远航》表现了妇女必须努力去争取她们的权利提高地位。  然而,十九世纪末英国女性作家写

4、作条件并不理想,如简?奥斯汀在创作《傲慢与偏见》时,只能处于客厅的角落[2],类似情况不胜枚举。正是这种态势使伍尔芙的女性意识苏醒,成熟,并创作了揭示女性弱势地位并妨碍写作成功的名著《一间自己的房子》(ARoomofOne’sOwn,1929)。[3]该作品是伍尔芙妇女意识与女权思想的重要论著,以夸张反讽的风格,通过妇女与文学的问题阐述了在一个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态问题,并为妇女争取了文学创作和独立自主的权利。书中讲到,一个女人如果想要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钱”和“一间屋子”是妇女没有经济地位、没有文学传统。没有创作自由的写照。在这部文学

5、作品中,伍尔芙揭示了维多利亚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压抑女性创作的负面影响。指出女性文学传统由于其短暂、间歇和从属(从属于男权意识形态)等特征,对男性文学传统无法适应、承袭。只有另辟蹊径,设计适宜女性表现的修辞格式,这会使女性文学创作的数量、质量受到束缚。6  在最后章节,伍尔芙提出了“双性同体”的创作观。“双性同体”,既是女性创作的最佳状态,也是消除男女差异的良好途径。在她的幻想作《奥兰多传》(Orlando,1928)中,这个人物体现了作者双性同体观的理想。表明了伍尔芙追求男女平等、追求两性和睦相处的意识,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  二、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的思想渊源  意识流小说

6、是西方现代意识的产物,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波及到欧美各国。这种意识的理论基础源于威廉?詹姆斯(1842-1910)的心理学,弗洛依德(1856-1939),柏格森(1859-1941)的直觉主义。“意识流”的概念由詹姆斯提出,即人的意识活动像一条河流一样,是不间断的主观思想意识的流动。柏格森在文艺方面主张作家应跟着人物的“意识流”来刻画人物,对“意识流小说”的形成和意识流技巧的采用起到了发轫作用。  对伍尔芙的小说创作实践的研究相对集中在对伍尔芙的意识流创作手法和伍尔芙作品的结构的考察和分析上。她的文笔富于音乐性,并运用音乐上的“曲式学”结构作品,给读者以美感。翟

7、世镜先生依然是最先对伍尔芙的创作手法作全面概括和分析的国内学者。1987年,他在“伍尔芙?综合艺术”[4]一文不仅全面论述了伍尔芙的创作特色,而且突出了伍尔芙创作实践中的独创性和综合性,以及其创作观中的多元和开放意识。闫保平通过分析伍尔夫三篇典型的意识流小说,指出伍尔夫作品的艺术整体感是建立在她所选定的某个超现实的意象之上的,比如,斑点、灯塔。[5]伍尔芙采用“意识流”6技巧写作的第一篇小说是《墙上的斑点》(TheMarkontheWall,1919),描写一位妇女在偶尔看到“墙上的斑点”引起看了她的一连串回忆。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