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82158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三思”后“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思”后“教” 摘要: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有利于培养学生数感,形成快速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度。教师应重视估算教学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三思”而后“教”。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强化学生对估算的应用训练,在解决日常生活的估算问题中形成简算的数学思想。 关键词:估算教学;估算意义;情境化;估算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估算,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估算,选择合适的方法估算,并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估算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及快速推理能力。估算如此重要,作为教师更应重视估算教学在“数与代数”学习中的地位,“三思”后“教”。 一思
2、:让学生明白估算的意义 估算教学,追求的是适用的估算策略,让学生在灵活运用适当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因此学生估算的过程应当是学生自身积极思维,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过程。然而,大多数教师却忽视了估算的过程性,片面追求估算结果,从而使估算失去了真正的价值。 1.估算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感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数感主要指: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等。在精确计算的直觉经验下,学生通过迁移,采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显然丰富了学生对于数的理解,能使他们更快地对于数字进
3、行近似值的处理,更好地推导出数学问题结果的大致范围,从而更快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数感的形成和强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日常生活中,一辆客车可载客49人,200人至少需要几辆客车?学生可能先把49估成50,再算出200里面有4个50,那么他可以确定200人起码需要4辆客车。可是,将每辆客车的载客量估高后,导致实际还剩了4人。怎么办?这种立足实际生活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培养了学生估算能力,还使他们立足生活实际对估计进行合理化处理,剩的4人还需要1辆车。因此,估算中一定要致力于对学生数感能力的培养。 2.估算中应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估算的直觉性、跳跃性与内隐性,使得我们经常会
4、在购物等社会活动中下意识地进行估算,从而成为解决生活问题的一项技能。这样生活技能的形成和应用,切切实实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活动的成功,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极大地调动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估算的快速简洁特点,把学生从繁琐的精确数计算中解放出来,不需要埋头苦算,学得轻松,学得巧妙。还有什么比估算更具有这种简单快捷的美! 3.估算中要加强数学规律的概括,促使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6 估算是对数学处理的一种高超的策略,它是指对数字信息进行估值处理,确定其大体范围。对这种数学现象的本质进行合情推理,从而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体现出数学简洁之美。估算结果对于准确值的相互验证,更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
5、数学态度。因此,估算中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简算的数学思想。 二思:在合适的情境中进行估算教学 数学学习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要引导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以最优发展序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建构知识。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从新课标以及教材分析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出发点,设置出问题化的情境、生活化的情境、有效化的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实现估算教学。 1.情境设置的生活化 问题把我们带进了智慧的殿堂,生活则让我们的学习活动光芒万丈。学以致用,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学习如果脱离了生活是无源之水,是虚无的。对学习成果的应用缺乏生活的检验,也是苍白的、无味的。我们要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愿望,让学生
6、试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以之验证,经历学习成功的过程,学生一定会爱上学习,那学习将会成为所有事情中最轻松的事情。 创设生活化的估算情境,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从直观的表象到抽象的数学。要积极创设生活化的估算学习情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如:教授小学四年级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一个滴水的水龙头,它一天滴水多少千克?学生们大胆估计,答案很多,我取众数11千克。然后,我又抛出一个问题,那么一年大约滴水多少千克呢?这样不留痕迹地引出了“11×365”的数学算式,6再在细致审题的基础上,明白“大约”其实就是估算的意思。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收到了很好的课
7、堂效果。 2.情境设置的问题化 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我思故我在”,学习活动最重要的是对知识经验反复思考的过程。对问题思考得越深入,越能透彻理解并把握知识。由此可见,设计出问题化的情境,才有助于估算教学的轻松开展。 我曾教授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估算课,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教学。课上,我设计了超市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中提出了“妈妈拿100元买一个27元的茶杯、一把44元的茶壶以及一个23元的咖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