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80310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陈亮教育思想再探【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人文教育陈亮教育思想再探一、资料来源本文的主要资料以邓广铭先生点校的《陈亮集》增订本(1987年,中华书局)为第一手研究资料,辅之以董平、刘宏章合著的篇幅近四十万字的《陈亮评传》(南京大学岀版社,1996年),方同义、方如金、陈国灿著的《陈亮与南宋浙东学派研究》(人民出版社,1996年)、张晋建、张缙红《试论陈亮的教育思想》(《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王亚晖《浅论陈亮事功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孙伟儿《陈亮的教育思想》(《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张春生、张会兰《试
2、论陈亮教育思想及对当前教育的启迪》(《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等著作和论文为第二手资料对陈亮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二、研究历史与现状作为南宋事功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陈亮,一生曲折坎坷,屡经磨难,但一直从事著书立说,授徒讲学等教育活动。他从南宋社会现实出发,在同理学的论战中,形成了带有浓厚事功特色的教育思想。研究陈亮教育思想的材料诸多,现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1、陈亮生平事迹研究综述近代对陈亮的生平事迹进行研究的学者是邓广铭先生,其所著《陈龙川传》,(1944年,重庆独立出版社),对陈亮的生平事迹勾划了粗略的线条。此后,由邓广铭先生点校的《陈亮
3、集》增订木在1987年8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木书成为我们研究陈亮生平事迹的主要资料。此外还有侯外庐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十五章,冯友兰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五册,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64年),王遽常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诠》(南宋■近代分册)(复旦出版社1988年)从《宋史》原材料出发对陈亮的牛平及其教育思想形成的缘由进行考订,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史》第三册(人民岀版社1964年)等著作。以上都是我们研究陈亮生平事迹的主要资料来源,尤其是
4、由董平、刘宏章先生合著的《陈亮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全面、系统、客观地阐述了陈亮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学说。作者对陈亮的生平事迹及其政治学术活动的叙述俱以可考之文献为据,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重新考订了陈亮的生平,匡正了有关记载的错误,既展示出其生平之大略,亦使人得窥其人格之全貌。此外,对陈亮的生平事迹进行研究的论文也颇多。1931年7月《岭南学报》刊登了何格恩先生《陈亮的生平》一文,对陈亮的生平事迹进行了简略的介绍;方如金和姜鹏的《陈亮交游考》(温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一文,对陈亮的师友作了详细考证,介绍了陈亮生平的交游状况。还有卢敦基的
5、《陈亮之为人》、陈广寒的《陈亮身世略考》、束景南的《陈亮生平若干重要问题新考》等,对研究陈亮的生平事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陈亮的生平事迹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陈亮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及其主要教育思想的内容来源。2、陈亮教育思想研究综述陈亮是南宋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的事功之学不仅对当时南宋的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陈亮教育思想的论著有:邓广铭先生点校的《陈亮集》(增订木)(中华书局),为研究陈亮的教育思想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方同义、方如金、陈国灿合著的《陈亮与南宋浙东学派研究》(人民出版社,1996年)一书中详尽地
6、阐述了陈亮的教育思想、人才思想,对陈亮的思想研究突破了以往的旧有学说,以大量史料证实陈亮不仅仅是过去人们所说的政治思想家、文学家,还是一位有卓越贡献的教育家。张晋建、张缙红《试论陈亮的教育思想》认为在教育的宗旨和目的论上,他强调教育应为现实社会服务,培养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在教学内容上,他主张学习诸子百家中一切有用的实学知识,并尤其注重发掘儒家经典中的经世致用思想;在教学方法上,他又要求人们端正学习态度,提倡勤奋、谦虚、互学的学风等等。张春生、张会兰《试论陈亮教育思想及对当前教育的启迪》认为陈亮所提出的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实用的教学内容、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7、、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批判与开创的精神和学风,不仅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实学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当前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王亚晖《浅论陈亮事功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从陈亮的尚“成人”的人才价值观、求实用的教学内容及重实践的教学方法观三个方面对其事功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及实践活动提出了几点启示和借鉴意义。孙伟儿《陈亮的教育思想》一文认为,陈亮以儒家经典、历史文献、诸子学说和对认识现实及解决实际问题有用的各种知识为教育内容,运用了各种教学原则和方法来达到其培养“菲常之人”、“成人”的教育目的,并在同理学教育家朱熹的论
8、战中,形成了一套独具体系的教育思想,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