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78122
大小:56.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小儿惊厥临床特点和治疗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惊厥临床特点和治疗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将我院儿科的惊厥患儿共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特点给予相关治疗。短暂热性惊厥患儿给予物理降温,酌情选用口服布洛芬,惊厥时给予安定静注;简单性热性惊厥患儿采用间歇服药法,反复发作或单次持续时间超过5min以上的患儿,使用甘露醇脱水,同时查找病因,给予病因治疗和支持治疗;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在上述基础上,采用长期药物维持治疗,如苯巴比妥、扑痫酮、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等。结果128例惊厥患儿均治疗有效。除复杂性高热惊厥和无热惊厥患儿各有1例发展成为癫痫,其他患
2、儿均无明显的后遗症。结论小儿惊厥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但除去先天性或外伤性因素外,一般预后较好。惊厥复发频率与发育程度有关,应该在治疗有效的基础上,避免诱发因素,降低复发率,使之能尽量顺利成长,顺利度过惊厥危险期。[关键词]小儿惊厥;临床特点;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720.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18-0136-02小儿惊厥是由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突然的强直性和阵挛性的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生命或遗留严重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
3、[1]。因此,我们拟对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以便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复发提供初步的参考。本文现回顾性分析12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1年6月间来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惊厥患儿,共128例。年龄3个月到8岁,平均3.7岁。男70例,女58例。均结合脑电图和临床表现确诊。其中无热惊厥14例,热性惊厥114例(简单性热性惊厥86例,年龄7个月〜4岁,平均2.8岁;复杂性高热28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4.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意识突然丧失、面肌
4、或四肢肌强直、痉挛或抽动等。发病原因:上呼吸道感染84例,脑膜炎14例,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毒性脑病4例,癫痫2例,重症手足口病2例,水电解质紊乱2例,溺水2例,毒鼠强中毒1例,原因不明17例。1.2治疗方法惊厥时开口器放于患儿上、下齿之间,以防舌咬伤,清理呼吸道防止窒息;给予安定静注或水合氯醛灌肠;短暂热性惊厥患儿予物理降温,酌情选用口服布洛芬,简单性热性惊厥患儿采用间歇服药法;即初次发作以后,当发热时立即用药,一般采用苯巴比妥5mg/kg口服;反复发作或单次持续时间超过5min以上的患儿,使用甘露醇脱水,同时查找病因,给予病因
5、治疗和支持治疗;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在上述基础上采用长期药物维持治疗,如苯巴比妥、扑痫酮、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等。其中重症手足口病2例,溺水1例,由于脑损伤严重处于惊厥持续状态予咪呢安定和芬太尼持续静脉维持,并机械通气铺助呼吸。1.3统计学处理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经卡方检验,P严重的热性惊厥可以引起脑损伤,惊厥持续时间越长,惊厥复发次数越多,出现脑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6]。患儿采取针对惊厥表现的对症治疗,针对惊厥病因的病因治疗和病因治疗后,一般均可显示有效。但该病的治疗重点不仅仅局限于是否有效,
6、还要考虑是否复发。临床上一般采用间歇服药法,但对于复杂性热性惊厥,一般考虑长期预防性给药,如苯巴比妥在血中有效药物浓度时间长;但由于需要考虑长期服药所带来的副作用,因此要给予严密的血药浓度监测[7]。从我们的临床体会来看,惊厥的复发频率主要与年龄有关。婴幼儿时期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脑组织代谢活跃,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即使轻微的剌激,也可能导致过度兴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关的发育趋于完善,复发频率会逐渐降低[8-10]o所以我们认为,惊厥患儿的治疗应该根据临床特点,在治疗有效的基础上积极提高患儿体质,避免诱发
7、因素,给予严密监测,在患儿6岁前,病情即使不能明显好转,也要尽量保持在稳定状态,避免病情的恶化,随着患儿的成长,体质和相关器官的发育完善,顺利度过惊厥危险期。[参考文献][1]郭庆辉,王纪文,卢宪梅,等.同步录像脑电图在新生儿惊厥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5,14(3):132-134.[2]岳少杰.新生儿惊厥[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3):206-209.[3]吴蓉.探讨小儿惊厥的防治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10,37(6):76-77.[4]李秀云,张晴.小儿惊厥67例临床分析[J].中
8、国医药科学,2012,2(8):161-162.[5]聂晶鑫.小儿惊厥诊治经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1(3):169.[6]宋金花.新生儿惊厥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1):137-138.[7]刘静.低血糖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