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文化发展简史(下)

人参文化发展简史(下)

ID:30954282

大小:6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4

人参文化发展简史(下)_第1页
人参文化发展简史(下)_第2页
人参文化发展简史(下)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参文化发展简史(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参文化发展历史,人参发展简史(下)《证类木草》载「人参见多用高丽、百济者。潞州太行III所出,谓之紫团参,亦用焉。”唐氏收录的关于人参的知识还有掌禹锡等谨案药性论的内容:“人参恶卤咸。生上党郡。人形者上。次出海东新罗国,乂出渤海。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痰弱,吐逆不下食。上霍乱烦闷呕吵,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又云马兰为之使,消胸中痰,主肺萎吐脓及痫痰,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坛,加而用Z。”据此论述,人参补虚和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肺、脾、胃、心经疾病的治疗作用,被突出出来,在人参应用上乂向前

2、跨了一大步。《FI华于诸家本草》云人参“杀金石药毒,调中治气,消食开胃,食之无忌”。此见解在说明人参具解毒作用,可以普及应用,与近世观点十分相似。《本草图经》成书于嘉祐六年(1061),是《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蓝本之一,收载人参的内容可谓十分详尽。在距今九百余年前,对人参原植物的描述及所记载的各个特征,均真实地说明,该书所收载的上党人参就是当代的五加科植物真人参(PanaxginsengCAMeyer)o特别值得珍视的是,《证类本草》中所绘的潞州人参(即上党人参)图谱,更无可辩驳地证明,我国自古以来使用的人参即为五加科人参的

3、见解是极为正确的。宋代是我国医药著述繁荣的吋代,也是应用人参重要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宋代的人参主产区明显向东扩展,增加了人参资源,而且在边境贸易屮通过互市交易,可以获得和当多的进口人参,保证药用之需。根据本草著作记载,这个时期应用人参的情况,基本上与唐代相当,口而宋代是继唐代应用人参达到高峰期之后的持续发展时期O元朝征服者虽然可使疆域空前扩大,但对经济和医药文化却只能使之处于停顿状态。以元朝较有影响的《世医得效方》为例,其中只有306个方剂应用人参,较历史水平为低。(七)明代是我国应用人参的困难时期明代前期的医药著作与人参关系

4、最为密切的是《人参传》,该书是《本草纲目》的编著者李时珍Z父李言闻所著。原书已佚,部分内容被收录在《本草纲目》中。对人参作全面总结的,是一部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本草学巨著——《木草纲目》。李吋珍在《人参传》的基础上,对各家本草学的人参精华都做了细致收集和整理,在《本草纲冃》中对人参叙述得最为详尽,就其内容精深和字数浩繁而言,人参项下所载超出了《本草纲目》屮任何一味中药所能达到的水平。李时珍则总结式强调:人参“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疾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萎痹,吐血嗽血下血,

5、血淋血崩,治胎前产后诸病”。其用途可谓十分广泛,显然,明代及其以前,在人参应用方面的认识,与现代相比,有着悬殊差异。以李时珍整理总结为界,历史上一直把人参与多种药物配伍,将其作为具有多种医疗效能的“将士”使用;而今,则多把人参当作仅有滋补作用的“富翁”相待,希冀借助其药效,达到强身健体、青春常驻。延年益寿之目的。综合前述各代人参药用历史可知,到了明代,我国应用人参在临床理论和实践上已达到历史的顶峰。然而,人参资源却受到严重破坏,供应远远不足。因此,我国在明代,人参的供应和使用已经进入困难时期。(八)清代是我国应用人参的衰退时

6、期前已述及,明代我国人参资源已经遭到全面破坏。至清代,只能使用“辽参”;到乾隆末年,人参的生产与供应已经走向衰退。清朝统治者及其官员们极其高度垄断,不求发展,摧残人参栽培业,在野生资源LI渐枯竭的情况下,使人参的生产、供应、应用均步入难于挽回的境地。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官办参业已日渐衰落。清代有代表性的本草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撰,刊于1765)中,关于人参应用进展情况毫无记载,而在“参叶”项下则指岀“今因辽参日贵,医辄以之代参,凡症需参而无力用者,辄市叶以代。故今大行为时,苏州参行参叶且价至三五换不等。以色不黄瘁,

7、绿翠如生,手持之有清香气者真”。这期间,人参主要供高层统治者和富豪们享用,黎民百姓失去了运用“百草之王”防病治病的能力,于是“参叶”身价大增;堂而皇之代替人参药用。更多关于中华人参文化的介绍,欢迎进入中华人参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