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44624
大小:7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4
《启发式教学中再启发的规律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启发式教学中再启发的规律与方法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逐步完善的。因此,在教师首次实施启发这后,学生的认识达不到应有的范围或深度,是常见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是学生的思维没有进入应有的状态。诸如:不知道思考什么;不知道朝着什么方向思考;不知道沿着什么路线思考;不知道通过哪些方式、方法、步骤去思考。除此以外,还有思路中断难以继续思考,思路混杂理不出头牡笙缙寺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形,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之后,学生的思维没有按照教师的预想走上正轨,认识没有到位,所做的回答不全面、不深刻,甚至完全错误。此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再一次对学生实施进一步的启发,这便是启发式教
2、学过程中的再启发。正因为如此,在学生思考问题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第四次启发,把学生的思维引上正轨,是十分必要的。显然,教师实施再启发(首次启发之后进行的后续启发的统称),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完成课堂教学预定的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再启发的基本规律1、难度递减一般来说,再启发的思维难度,应低于首次启发思维的难度。如果此举仍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到位,则应再一次降低启发的思维难度,直至学生的思维到位为止。2.繁简适度有时教师的首次启发比较复杂,再启发时,就要变得简单一些;有时教师的首次启发比较简单,不便于学
3、生思考,那么再启发时,就要变得具体一些。由繁而简,或由简而繁,都是为了适合学生的程度,使他们便于思考。如果简单地认为再启发只能由繁而简,那就机械了。因为,简单的问题,不一定就是容易的。3、因情设法再启发的针对性是极强的。正因为首次启发没有使学生的思维到位,所以才进行再启发。因此,再启发的教学措施,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必须切合学生的需要。不生不知道想些什么,就要设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思考的方向不对,就要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道路;学生思考的方法不对,就要在思维方法上给以指导。诸如此类,不再赘述。二、再启发的方式方法K分解分解是指把首次启发的比较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题目,变成若干个比较简单比
4、较容易的小题目。需要分解的题目,一般都是由几个因素构成的。而学生往往忽视对题目中诸因素的分别思考,因而思维不能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分解题目,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题目需要分解与否,不能以长.短论。短题目不一定不需要分解,长题目不一定就需要分解。像“《孔乙己》前三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这样的题目,其内容是比较单纯的,如果硬性分解,不难起不到再启发的作用,而且可能会闹出笑话来。例如,进行《“友邦惊诧”论》一文的教学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I友邦惊诧’论”这个标题含有哪些意思?有的学生说明这是关于“友邦惊诧”的一篇论文,有的学生说是议论“友邦惊诧”的一篇文章。见此情景,教师进一步启发
5、道:“要想全面而深刻地领会这个标题的意思,最好是把它分成几个小问题来考虑。那就是:’友邦’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惊诧’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论'有几种意义?’论’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经教师这样一启发,学生一一做答,比较顺利地领会了这个标题的含义。概括地说就是:“友邦惊诧"是引用国民党政府通电的原文,否认国民党政府所说的“友邦”是友好国家,否认国民党政府所说的友邦人士的“惊诧”是真的惊诧,这篇文章就是对国民党政府所说的“友邦惊诧”发表评论。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首次启发的问题,含有四个需要思考的因素:一是“友邦”,二是“惊诧”,三是引号的作用,四是“论”。起初学生只作笼统的思考,因而打不开思路
6、。教师采用分解法进行再启发之后,学生的思维对路了,他们的认识也就全面.深刻了。2、变通所谓变通,就是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这样提出问题,学生感到茫然;如果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学生就知道怎样思考、怎样回答了。这说明在必要时,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方法,是必要的。例如,在进行《孔乙己》一文的教学时,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写了丁举人这样一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说:丁举人是迫害孔乙己的凶手。除了这两种认识之外,学生就谈不出其他看法了。为了使学生打开思路,教师进一步启发说:“这个问题,大家可以这样去思考:丁举人和孔乙己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7、什么?这两个人同时出现在一篇小说中作者的用意是什么?”经教师这样具体的启发之后,通过学生研究讨论,得出了结论。本文的主人公是孔乙己,又写了个丁举人。这说明封建科举制度造就了两种人:一种是像丁举人这样的统治阶段的爪牙,另一种是像孔乙己这样的没有走上仕途而又放下架子、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废物。这都是科学制度的罪恶。这也就是本文写了丁举人这个人物的作用。上述教学实例,原提问比较笼统,因而学生思考问题,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打不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