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教育法

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教育法

ID:30943323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4

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教育法_第1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教育法_第2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教育法_第3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教育法_第4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教育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教育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法治化教育法治化:即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教育法治化4要求: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救济有道。教育法治化含教育立法、教育行政执法、教育司法、教育法制监督。教育法基本理论教育法:

2、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教育法仅指教育法律,即教育基本法和教育单行法律。教育法本质指教育法的内在规定性,是教育法作为特殊法律现

3、象的内在依据,是教育法内部的必然性联系,具体从三方面理解:①教育法是统治阶级关于教育的意志体现,我国教育法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关于教育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②教育法具有社会性;③教育法的内容归根结底是市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法总原则(]7条):依法治教;提高全民族素质和推进人的现代化;依法保障教育主体合法权益;公民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活动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经费稳定来源和增长。法的渊源,亦称“法源”或“法律渊源”,特指法律效力的来源,即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的效力的源泉,包插法的创造方式和法律规范的外

4、部表现形式。我国教育法渊源

5、(7条):①宪法关于教育的法律规范;②有关教育的法律;(教育法95,学位条例80,义务86,教师法1993,职业96,高等98,民办2002)③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教育的行政法规;④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⑤地方性教育法规;⑥地方性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⑦有关教育法的司法解释和有关教育的国际公约和条约。教育法渊源概念和特点主要是由国家有权机关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教育性的规范性文件。3特点:①是有权制定教育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授权机关制定和发布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②规定社会主体的教育性的权利和义务,规定社会主体在教育方面的普遍行为规

6、则或行为模式。③教育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教育法律体系:

7、指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我国教育法组成訂①教育根木法(由宪法规定);②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③教育主体法(关于教育管理机关、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受教育者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关于教育主体的法律条件、资格、权利义务和待遇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④教育活动法(学前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教学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民办教育法);⑤教育行政法。教育法与社会主义法律

8、体系:

9、教育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屮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原因在于:①教育法的调整对彖是社会教育关系;②教育法是综合运用行政的、民事的、经济的、刑事的等多种法律手段,对社会教育权利义务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法律部门制定了具有教育法特点的法律调整体系和方法。(上课中提到,资料中并不多见)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

10、道德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并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评价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善恶的原则、标准和规范。道德和法律属于社会调整体系的范畴,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关系为:①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②社会主义道徳的原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徳

11、基础;③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④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対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法与党和国家的政策:④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指导作用;②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③具体的教育政策应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施行日期:1995年9月1日。我国教育法特征门规定了教育的基础地位、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其特点为:①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②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③规范性和导向性相结合。《教育法

12、》立法藕门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国教育法的7条基本原则:

13、①思想道徳教育;②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③教育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④教育与宗教相分离;⑤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⑥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⑦教育以汉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8条

14、教育基本制刃①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②九年制义务教育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