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修养的境界》教案

高三语文《修养的境界》教案

ID:30929324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4

高三语文《修养的境界》教案_第1页
高三语文《修养的境界》教案_第2页
高三语文《修养的境界》教案_第3页
高三语文《修养的境界》教案_第4页
高三语文《修养的境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修养的境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修养的境界》教案一、[学习目标]1、能理解道德修养的过程,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的目标与追求;2、研习探讨儒家的忧乐观,提高探究能力,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3、诵读本专题的重点篇章,背诵其中的名句,增加文化积累;4、能够翻译文句,整理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用法。二、[重点难点]1、疏通字词、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2、认识孔孟的忧乐观,使自己好德求人,内省不疚;理解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三、[学法指导]读析、研习、质疑、探讨四、[知识链接]1.文言虚词“之”的用法:(1)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如:①作《师说》

2、以贻之。②人非生而知之者。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法,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2)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如: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3)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

3、前置的标志。如:①宋何罪之有?②何陋之有?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4)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马之千里者。③石之铿然有声者。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强”“千里”“铿然有声”“乱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爪牙”“筋骨”

4、“马”“石”“丝竹”“案牍”,翻译时,“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5)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如: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众”,分别由前面的“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6)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如:①子夏之晋。②吾欲之南海,何如?③辍耕之垄上。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别是“晋(国)”“南海”“垄上”作为地点名词,“之”的前面没有与“晋”“南海”“垄上”相对应

5、的谓语动词。这种情况下,“之”用作动词,翻译为“去、往、到”。(7)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是音节衬字,不用译。如:①顷之,烟炎张天。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以上三例中,“之”在“顷”“鼓”“久”的后面,为了凑成二字音节而使用“之”。翻译时没意义。类似的文言现象,只要找到合适的途径,总结出规律来,我们掌握运用起来就很容易。1.文言虚词“其”的用法:(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①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6、《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③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④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⑤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如: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⑥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

7、一二扣之。(《石钟山记》)(2)用作副词。①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一定”、“还是”。如: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攻之不克,圉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②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槪”、“可能”。如: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③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8、?(《游褒禅山记》)且行千里,其谁不知?(3)用作连词。①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