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课实践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俩课实践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ID:30908167

大小:56.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4

俩课实践原著导读读书心得_第1页
俩课实践原著导读读书心得_第2页
俩课实践原著导读读书心得_第3页
资源描述:

《俩课实践原著导读读书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思政课实践报告读《德意志形态》有感学院名称:外国语学院班级:14德语班姓名:丘嘉敏学号:091400715成绩:2015年8月30日俩课实践原著导读读书心得读《德意志形态》有感摘耍:《徳意志形态》作为唯物史观诞牛的标志,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表述的源头。关键词:社会形态分工唯物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合著的一部伟大巨著,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羔之一。《徳意志意识形态》屮包含着重要的内容和思想,特别是在“费尔巴哈”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我们开创了新的世界观,即唯物史观。《德意志

2、意识形态》已经创作了一百多年,人类社会也得到了空前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每个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都遵循着《徳意志意识形态》屮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肓到今天,《徳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依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就我感兴趣的社会形态部分作出个人解读。在《德意志形态》中,马克思在分析了生产,交往,分工三者Z间的的关系后明确的指出:“一个名族的牛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的表现在该名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主产力,只要不是迄今已知的单纯的牛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分工发

3、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冇制的各个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为劳动材料,劳动产品,劳动工具有关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分别阐述了部落所冇制,古代公社所冇制,国家所冇制,等级的或封建所冇制,并从牛产,分工,内部外部的交往方面分析了儿种不同的所有制。通过分析儿种所有制,马克思得出的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任何时候都应该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之间的联系,而不应该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

4、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牛活过程中产牛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并不是自己或者别人想象当中的那个人,而是现实当中的那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条件下活动着的。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或者是他们同H然界的关系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日身状况的观念。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观念都是他们的现实关系或活动,他们的生产,他们的交往,他们的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有意识的表现。正是《徳意志形态》的这些内容,形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的经典表述,“人们

5、在口己生产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牛产里发展相适应的主产关系。”这些主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物质牛活的牛产关系制约着整个社会牛活,政治生活和楮神牛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演进的几个时代。从《徳意志形态》的这段表述來看,虽然马克思是从生产工具入手,但是其关注点已经不是所有制的问题,是人的生产方式的问题,通过俩种不同的生产工具造成的

6、分工条件下人的生存方式的质的不同,从而区别了前资木主义和资木主义。马克思指出,人都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白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能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能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休系。正是《徳意志形态》中的社会形态理论,在马克思的经济手稿屮进一步发展,才形成了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社会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的不同理解。这个我不是很理解,因此也没有什么感想。马克

7、思还在《德意志形态》中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捉不是任意指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屮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捉。”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牛活和他们的物质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对历史的研究应该从人们现有的物质牛活条件及在这种物质牛•活条件下展开的牛产活动开始,进而揭示出物质牛活条件以及人类自身活动的变化过程。因而,“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屮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变更。”也就是说,对历史的研究必须从具体的分析人们的物质生活出发,只要描绘出

8、这个能动的主动过程,也就是阐明了人类的历史进程。所以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现实的历史,适应时间次序的历史是观念,范畴和原理在其中出现的那种历史顺序”的错误观点时指出“要想知道为什么原理出现在11世纪或者18世纪,而不是在其他世纪,我们就必须耍仔细研究一下,11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18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在每个世纪屮,人们的生产力,需求以及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小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最后,有这些牛产关系产生的人与人Z间的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