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腦開竅針刺法的臨床應用及基礎研究

醒腦開竅針刺法的臨床應用及基礎研究

ID:30878903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4

醒腦開竅針刺法的臨床應用及基礎研究_第1页
醒腦開竅針刺法的臨床應用及基礎研究_第2页
醒腦開竅針刺法的臨床應用及基礎研究_第3页
醒腦開竅針刺法的臨床應用及基礎研究_第4页
醒腦開竅針刺法的臨床應用及基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醒腦開竅針刺法的臨床應用及基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醒腦開竅針刺法的臨床應用及基礎研究屮風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四人主病之一,發病率在我國居首位,其死亡率高、後遺症多,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近些年來,全阈各醫療及科研部門,對屮風病的診斷、治療及機理開展了多方面、多層次的研究,使得中風病的診斷與治療水準日趨提高,發病和治療機理的研究已達到了分了水準和棊因水準。自1972年,我提出醒腦開竅針刺法以來,我們對於屮風的診斷、治療、機理探討開展了系統的臨床研究和深入的基礎研究,臨床治療患者達200萬人次,形成了一•套以針灸治療為中心的中風診療體系。醒腦開竅針刺法:“

2、醒腦開憑”法是針對中風病的基本病機為瘀血、肝風、痰濁等病理因素蒙蔽腦鮫致“鮫閉神匿,神不導氣”而提出的治療法則和剑喇方法。在選穴上以陰經和督脈穴為主,並強調針刺手法量學規範,有別于傳統的取穴和針刺方法。一、臨床研究部分一般資料:屮風病住院患者9005例:男性6029人;女性2976人,年龄最小19歲,最人87歲。病種:腦出血3077例;腦梗死5928例,合併缺血性球麻痹者521例。病程:最短2小時,最長2年。首次發病6765例,兩次以上發病者2240例。治療方法:1.處方主穴:內關(手厥陰心包經)、人屮(督脈

3、)、三陰交(足太陰脾經);輔穴:極泉(手少陰心經)、委中(足太陽膀胱經)、尺澤(手太陰肺經)。內關位於腕横紋中點直上2寸,兩筋間,直刺0.5^1.0寸,採用提插撚轆結合瀉法。內關穴採用作川力方向的撚轉瀉法,即左側逆時針撚轉川力自然退回;右側順時針撚轉用力自然退回。配合提插,雙側同時操作,施手法1分鐘。人中,於鼻唇溝上1/3處,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採用重雀啄手法。針體刺入穴位後,將針體向一個方向撚轉360。,使肌纖維纏繞在針體上,再施雀啄手法,以流淚或眼球濕潤為度。極泉,部分古籍記載極泉穴為禁針穴

4、,究其原市冇以下幾點:極泉穴部位腋毛茂密,不易消毒;極泉穴部位的汗腺豐盛,細菌容易滋牛;極泉穴部位組織疏鬆,對穴位部位中的血管缺少壓迫,容易出現皮下血腫。尺澤,取穴應屈肘為內介J120。,術者用手托住患肢腕關節,直刺0.5~0.8寸,用提插瀉法,針感從肘關節傳到手指或手動外旋,以手外旋抽動3次為度。委中,仰臥位抬起患側下肢収穴,術者用左手握住患肢踝關節,以術者肘部頂住患肢膝關節,刺入穴位後,針尖向外15。,進針「1.5寸,用提插瀉法:以下肢抽動3次為度。二、中風病其他併發症的治療小風病根據顱腦扌員傷的不同部位

5、和原發病灶,可併發諸多不同臨床表現的併發症及合併症。我們根據不同的併發症、合併症設立了相應的配穴治療,通過大量臨床適應症研究均收到非常理想的臨床療效。配穴是根據腦卒中的不同臨床表現或合併症、併發症針對性的選穴。醍腦開竅針刺法的主穴、輔穴鶴現了祖國醫學“辨病證”抓主要矛盾的學術思想;配穴髏現了祖國醫學“辨症候群”抓特異矛盾的個性化治療。两者相得益彰共同船現了祖阈醫學“辨證論治”的真諦。(1)改善椎-基底動脈供血。椎一棊底動脈系統是顱腦供血的一部分,負責顱內1/3的血供,與頸內動脈系統冇豐富的吻合支。是腦卒中病人

6、側枝迴圈建立的重要組成部分。處方:雙側風池(GB20,足少陽膽經)、雙側完骨(GB12,足少陽膽經)、雙側天柱(BL10,足太陽膀胱經)、頸椎夾脊刺(EX-B2,經外奇穴)。風池、完骨、天柱:雙側風池,向對側眼角直刺P1.5寸,雙側完骨、雙側天柱,直刺「1・5寸,均施用小幅度;高頻率撚轉補法,即撚轉幅度小於90。;撚轉頻率為120^160轉/分鐘,行手法1分鐘。要求雙手操作,留針15分鐘。頸椎夾脊刺:頸椎正中線旁開5分,直刺0.5~0.8寸,施用小幅度;高頻率撚轉補法,即撚轉幅度小於90°;撚轉頻率為120~

7、160轉/分鐘,行手法1分鐘。(2)吞咽困難2005年《屮阈腦血管病防治指南》正式將中風後發住的吞咽障礙、震咳不能、構音障礙、飲水咳唸等症狀確定為“卒屮後吞咽困難”。徹底改變了傳統的“假性延髓麻痹”診斷理念。石學敏院士自70年代開始對該病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治療研究,取得了非常理想的療效。傳統認識的“假性延髓麻痹”是指由於雙側皮質腦幹束損傷導致延髄疑核功能紊亂。出現吞咽困難、震咳不能、構咅障礙、飲水咳唸。多年研究,我認為我們所治療的吞咽因難不僅是上運動神經元所致,部分延髓血管病可以直接導致疑核缺血,出現功能障礙,

8、應該屬於卜運動神經元病變。但是與運動神經元退行性病變的“進行性延髓麻痹”有箸木質的區別,針灸治療該病也收到非常理想的療效。延髓疑核缺血性病變導致的下運動神經元性吞咽障礙,由於發病迅速、損傷彌散,早期並非出現明顯的下運動神經元病變特點,未得到合理治療的數月或更長時間後可以出現舌肌萎縮、舌肌纖維震顫等症候。因此,早期對吞咽困難的上下運動神經元的診斷,只能依據影像學的病變部位1何判定。腦卒中後吞咽困難至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