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案例 李雪琴1

《杨氏之子》案例 李雪琴1

ID:30874461

大小:3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4

《杨氏之子》案例 李雪琴1_第1页
《杨氏之子》案例 李雪琴1_第2页
《杨氏之子》案例 李雪琴1_第3页
《杨氏之子》案例 李雪琴1_第4页
《杨氏之子》案例 李雪琴1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氏之子》案例 李雪琴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少教多学”参评教研成果《杨氏之子》案例子长冯家屯小学李雪琴...《杨氏之子》案例冯家屯小学李雪琴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几种理解古文的方法。3、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体会杨氏之子的应对语言的巧妙。预习导学: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句子的意思。3.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教学准备:生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板题示标)  1、出示罗斯福的故事,默读。  (故事1: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

2、海的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请大家看看。生:(默读故事)  师:看懂了吗?一个小小的问题,罗斯福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告诉朋友了吗?  生:罗斯福没有告诉他的朋友。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罗斯福说:“我也会保密”,说明罗斯福没有告诉朋友。  师:对,你读懂了这个故事。罗斯福拒绝了朋友,但是他并没有正面的拒绝,而是采用了一种委婉的方法,这里就体现了语言的艺术。今天我们一块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第三单元是关于“语言的艺术”的这么

3、一单元,那我们平时要靠语言和大家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今天,侯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精妙的语言吧!板书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出示幻灯)齐读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句子的意思。(3).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一起读读课题――  3、引入课题,解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  生:这篇课文讲了杨氏的孩子的故事。  师:“杨氏”的意思是什么?(姓

4、杨的人家)“之”的意思是什么?(的),哪“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生:“杨氏之子”的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师: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这是古人用古代汉语写的,我们平时叫古文,也叫文言文。板书:文言文二、读通课文(第一次“自学”)1、师: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那我们就先来读读吧,请看自学指导(一)把每一个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自由小声初读课文。(2分钟后比谁读得好)(出示幻灯) 2、师: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指名朗读课文。 师:读得很不错(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为应(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

5、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三、理解课文大意。(第二次“自学”)师:课文字音大家都读准了,现在我们来理解课文意思,请看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参考注释,自学课文。(5分钟后比谁说得好)1.参考注释,自学课文。师:那么我们把文言文读通顺是远远不够的,根据文中注释能不能把小短文的意思弄明白,遇上不会的可以和小伙伴讨论讨论。(师巡视)2.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1)梁国: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

6、(2)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3)其父:他的父亲。其,他。(4)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5)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6)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7)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8)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呼。禽,鸟类。以上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自己获取答案,如果学生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有些字词义可以与学生熟知的成语熟语等相联系,以加深理解,如,“此”可

7、以与“原来如此”联系;“闻”可以与“百闻不如一见”联系。3.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相机指导理解文言文的三个重要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和通过查阅工具书。4.同学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弄明白意思的?(参考注释)板书:参考注释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那除了这种方法,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出示幻灯)这句话是谁为谁设果?...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通过上文知道的)这是什么方法?板书:联系上下文“设”是什么意思?板书:通过查阅工具书(出示幻灯)“君家果”?“夫子家禽”?5、请一个学生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师:通过大家的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