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探究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探究

ID:30866001

大小:53.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4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探究_第1页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探究_第2页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探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探究【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廛呢烷二酮类药物(TZDs)毗格列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月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在原治疗方案稳定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基础上给予毗格列酮口服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TG、TC)水平,以及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经过毗格列酮治疗后,血糖、FINS、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

2、MA-IR)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毗格列酮可以有效的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HbAlc达标,改善FINS水平。观察期间一例患者出现肝功轻度异常,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关键词】2型糖尿病;嗟哇烷二酮类药物;胰岛素抵抗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急剧升高,伴随而来的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的增加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近年来,TZDs作为一类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目的即在于观察原降糖方案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加用TZDs(毗格列酮)前后血糖情况及该药物的

3、临床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月2型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21-60岁,病程1个月-19年。给予毗格列酮治疗1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入选标准:(1)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指尖血糖在7.0-13.Ommol/Lo⑵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其他类口服降糖药,剂量稳定至少1个月以上。(3)19kg/m2WBMlW35kg/m2。⑷年龄18-75周岁,性别不限。⑸育龄期女性患者同意采取有效避孕措施。⑹除外严重应激、

4、严重疾病或成瘾性药物滥用者。1.2治疗方法:在原治疗方案稳定至少1个月空腹血糖仍然控制不佳的基础上给予毗格列酮(初始剂量15mg,4周后空腹指尖血糖仍>7.Ommol/L,剂量增加15mg,最大剂量45mg),1天1次,早餐前口服,治疗时间12周。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血糖、FINS、HbAlc、血脂及常规生化检查;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BG(mmol/L)XFINS(pmol/L)/135。1.4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2结果经过毗格列酮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FI

5、NS、HbAlc、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它能减少胰岛素在肝脏、骨骼肌、脂肪组织的活性水平,造成胰岛B细胞渐进性的功能衰竭。TZDs作为一类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对于改善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控制达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1对血糖的作用:TZDs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竞争性激活PPARy来实现,TZDs与PPARV结合后被激活,调控一系列参与糖脂代谢有关的胰岛素反应性基因,增强IRs-2、GLU-4、脂蛋白脂酶等一些关键酶或蛋白活性表

6、达,增加清除血脂、血糖的能力,减轻胰岛素抵抗。本资料显示,治疗12周后,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3.4对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经本次观察,治疗后HbAlc较治疗前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