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下名解加大题(温医9级)

★内科下名解加大题(温医9级)

ID:30849873

大小:8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03

★内科下名解加大题(温医9级)_第1页
★内科下名解加大题(温医9级)_第2页
★内科下名解加大题(温医9级)_第3页
★内科下名解加大题(温医9级)_第4页
★内科下名解加大题(温医9级)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科下名解加大题(温医9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科下名解、大题名解:(09届整理者曰:大部分真题名解都有,加油背!O(∩_∩)O~~)1血尿,肉眼血尿: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时即肉眼可见,尿呈红色或呈洗肉水样。2蛋白尿:当尿蛋白超过150mg/d,尿蛋白定量阳性,称蛋白尿。若尿蛋白量大于3.5g/d,则称为大量蛋白尿。3白细胞尿:尿沉渣检查中每高倍视野(HP)白细胞超过5个4肾小球滤过率:在单位时间内肾清除血浆中某一物质的能力5肾病综合症:是由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具有以下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症: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6慢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在

2、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进行性地、不可逆的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GFR减低³3月7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急剧、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正。8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且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的一组疾病9肾炎综合征:以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征。10肾小球病:一组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如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病变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的疾病。慢性11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

3、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12IgA肾病: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13尿路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14真性细菌尿:在排除假阳性的前提下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105/ml。15重新感染:是指尿感经治疗,细菌尿转阴后,停药6周后出现真性菌尿,为不同菌株。16复发:是指尿感经治疗,细菌尿转阴后,停药6周内出现真性菌尿,为同菌种。17急性肾衰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期内﹙几小时至几天﹚突然下降而出现的氮质废物滞留和尿量减少综合症。18慢性肾脏

4、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3个月),包括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超过个月(GFR<60mlmin)19慢性肾衰竭: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症。20造血干细胞: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始细胞。21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22贫血: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23缺铁性贫血:指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相

5、关的缺铁异常,是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中的一种。24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类贫血。25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破坏速度超过骨髓造血代偿功能时所引起的一组贫血。26原位溶血:因造血缺陷,幼红细胞在成熟前已在骨髓内破坏,可伴有溶血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的血管外溶血。27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免疫识别功能紊乱。自身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28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系获得性的红细胞膜缺陷引起的慢性血管内溶血,常睡眠时加重,可伴发作性血红蛋白尿和全血细胞减少症,反复血栓形成。2

6、9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淋巴)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止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并侵润其他组织和器官,而正常造血受抑制。30急性白血病:A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脏器。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31急性白血病分型:(MICM)是将急性白血病按照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分型,即我们常说的MICM分型。32白细胞淤滞症: 血白细胞增多(2

7、00*10^9/l)时可发生血流缓慢淤滞,血管堵塞器官缺血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头晕,言语不清等症状甚至呼吸窘迫,颅内出血低氧血症。33白血病裂孔现象: 白血病患者骨髓象中有核细胞显著增生,以原始细胞为主,占骨髓有核化30%以上,而较成熟的中间阶段的细胞缺如,并残留有少量的成熟粒细胞,形成所谓“裂孔”现象。34完全缓解:白血病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始粒1型+11型《5%,M3型原粒+早幼粒《5%,无Auer小体,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无髓外白血病。

8、3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皮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