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38817
大小:10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3
《中考语文复习 九上 文学常识汇总(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文学常识汇总1、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散文诗,它既有诗歌的特点,讲究押韵和节奏,又有散文的特点,比较有气势。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两种。说明顺序有三种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结构特征有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三种。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 列数字、作比较、分
2、类别。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征。4.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5.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6.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7.人物传记分为自传和小传。自述生平的文章是自传;记述他人生平的文章是小传。8.书信包括称呼问候、正文、祝语(结尾)、署名、日期等五部分。9.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对所论述的
3、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论据是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有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的数字等;道理论据:是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10.论证的基本类型或者叫论证的方式有:立论——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驳论——批驳错误观点,然后确立其正确观点。11、议论文的结构有: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
4、入。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再分后总。12、论证的方法有: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证明论点;引用论证——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比喻论证——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用反向事例或事理对比证明论点。13、《星星变奏曲》作者江河,原名于友泽,是新时代朦胧诗的代表人之一。14、《雨说》作者郑愁予,台湾诗人。《蝈蝈与蛐蛐》作者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夜》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作者 叶赛宁,俄罗斯田园诗人。15、《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 梁启超 ,字卓如,号任公
5、,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1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
6、民主作家。17、《傅雷家书两则》作者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作达34部。18、《致女儿的信》选自《关于爱的思考》。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前苏联(国)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19、《故乡》选自 小说 集《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主要通过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揭示了衰败的悲惨景象
7、,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同时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20、《孤独之旅》节选自当代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还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21、《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 莫泊桑,法国19 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0年间写了 300 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小说,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小说《菲菲小姐》《项链》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 资本主义 的罪恶。22、《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丁肇中,
8、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3、《谈读书》作者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邓拓 ,笔名马南邨,当代作家。24、《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又名《水浒传》,是第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 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25、《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作者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他创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