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27991
大小:245.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3
《实验三齿轮参数的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三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目的1.熟悉齿轮各部分名称和儿何关系。2.学会运用一般测量工具测定渐开线齿轮的各基木参数,通过参数测量,从中学握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的基本判别方法。3.学会测量齿厚的一般方法。二、实验设备和仪器被测齿轮、游标卡尺,并自备计算器和稿纸。三、实验原理和方法齿数Z、模数m、圧力角a、齿顶高系数/2;、顶隙系数C=变位系数X等是齿轮的基木参数,这些参数可能过测量或计算而得。这些参数一旦被确定,则该齿伦的各部分尺寸即可确定。由图3—1可知,当游标卡尺的两卡脚分别与两渐开线齿廓的不同位置相切时,两切点间距AR】和A2B2均为两渐开线的公法线,根据渐开线性质可知:AiBi=A2
2、B2=AoSo,且必与基圆相切。卡脚与齿廓的切点位置与卡测数K的多少有关,如果卡测齿数过多,则卡脚可能与两齿顶相接触而不是相切;和反,如果卡齿数过少,则两卡脚可能与齿根接触,也不一定是相切。这时所测岀的两触点间的距离不是真正的公法线长度。测量公法线长度时,最好使两卡脚与两齿廓的切点人致落在分度线附近。为此卡测齿线K可按下表选取:Z12〜1819〜2627〜3637〜4546〜5455〜6364〜72k2345678通过测量公法线长度W;、W冷,齿数z、顶圆直径da则可求出齿轮的主要参数:m、a、x、/?;和C*。方法如下:I.齿数乙可直接由具体齿轮数出。2.模数m和压力角a根据齿数Z由上表
3、查出卡测数K(或由附表3-1)求得,并分别测出公法线长度"J、(%-1亦可),由图3—2可得,Jb(k-1)+Sb(1)叭+i二Pb・k+Sb(2)由(2)与(1)相减得基圆齿距Pb=-%=jytosa・・・模数m二兀cosa(3)其小:a——分度圆压力角。一般a=20°但也有a=15°,故分別以a=20°和15。代入式求出m值,如与标准值相符或极接近者,则此压力角为该齿轮压力角。所求得的m值为该齿轮的模数。3.变位系数根据测得的公法线长度W和(由附表3-1求得),删严绢枣轮变位系数X=2msina(4)A82&图3—2则为正变位齿轮;如果x<0,则根据计算结果:如x=o,则为标准齿轮;如
4、果X>0,为负变位齿轮。对作机类专业,由丁•变位齿轮是超出其教学要求,故不要求非机类同学进-步测定和计算变位齿轮的有关参数和尺寸。4.分度圆直径d:对直齿圆柱齿轮(5)d=mz5.测量齿顶圆直径da和齿根圆直径df,,当齿数Z为偶数时,可直接量出'和df,当齿数Z为奇数时d:=d°+2H](6)d-〃()+2H2(7)HI和H2分别为从齿轮孔壁到齿顶和齿根Z距(见图3—3)6•齿顶高系数h:齿顶高1da-dha=—⑻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h(l=mha(9)由(8)和(9)式得出齿顶高系数h:上(10)m如果求出的町符合标准值:如町二1则为正常齿,此时C'0.25,如町二0.8,则为短齿,
5、此时C*=0.30o四、实验步骤单个齿轮参数的测量可按下列方框图所示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五、实验要求六、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报告内容应该包括如下参数:齿轮齿数Z跨测齿数K公法线长度测量值W:测量次数123公法线长度平均值基节m=a=20°7TC0Saa=15°与标准比较后取值ma公法线长度计算值wk变位系数2msina判断齿轮属标准齿伦属变位齿轮齿轮的其他参数测最值计算值测最值计算值测最值计算值分度圆直径d顶圆直径do根圆直径df七、讨论与思考题1.决定齿廓形状的基木参数有哪些?2.测量公法线长度时,卡尺的卡脚若放在渐开线齿廓的不同位置上,対所测定的公法线长度W和W+i有无影响?为什么?3.
6、在测量顶圆直径da和根圆直径df吋,对偶数齿和奇数齿的齿数的齿轮在测量方法上冇什么不同?4.附表3-1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Wk与卡测齿数K(a=20°)Z1218253334Wko(m=lmm)4.5824.6807.73010.79510.809K22344注:1.当mHl时,公法线长度:Wk等于表屮数值乘以该轮模数而得。2.变位直齿圆柱齿伦公法线长度Wk=(Wko+0.684x)m卡测齿数R'=0.111Z+0.5+1.75x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