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学设计+[秋水]教学课例

[秋水]教学设计+[秋水]教学课例

ID:30781095

大小:6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3

[秋水]教学设计+[秋水]教学课例_第1页
[秋水]教学设计+[秋水]教学课例_第2页
[秋水]教学设计+[秋水]教学课例_第3页
[秋水]教学设计+[秋水]教学课例_第4页
[秋水]教学设计+[秋水]教学课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秋水]教学设计+[秋水]教学课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秋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开篇部分,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这篇文章的写法很特别,是一篇寓言式的文言文,原文通过河伯与海神若的七段对话,阐述了庄子齐物论和相对主义的思想,课文节选部分则主要是让人认识到“人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哲理。由于是节选,这就和庄子在《秋水》篇的整篇文章的思想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通过对河伯的形象分析来掌握文章的主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拓展阅读,使学生明确《秋水》篇的主题。学情分析:首先,现在的学生对古文的学

2、习处于半解状态,他们需要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古文的方法。而《秋水》这一课文,内容上包含了较多的古文知识点,是学生找到他们学习古文的津梁的好例文。再者,庄子是一位伟大的哲人和智者,他的文章,汪洋恣肆,内容上总有让人心智获得启示和教益之处。因此,教学木文,不仅要走近经典,了解庄子的散文特色和寓言寓意,更要从中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启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及文言句式;2.在诵读学习中体会河伯这个形象的可爱之处。能力目标:1.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

3、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让学牛明白个人的知识见解是很有限的,不能骄傲自满。2、让学生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主要教学方法:1、设疑引读法。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可以通过设疑引读来感悟、比较,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寓言寓意。2、比较法。通过河伯前后态度的对比,通过节选的文段和全文的比较来理解寓意,领悟庄子的思想。3、质疑引议法。联系庄子的思想和《秋水》全文对文章做出合理的解释,培养学生质疑、思辨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积累、归纳文言词语和文言文特殊句式。2、通过河

4、伯认识前后变化的对比,理解本文寓意。教学难点指&学生领悟庄子的思想在《秋水》中的体现,进一步体味庄子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课时安排:一课吋教学过程一、导语1、南宋诗人林升有句名言“山外青山楼外楼”,意思是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任何人的见识都是有限的,“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任何人都不应该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自省的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位哲人站在东注入海的黄河边,发出了类似的慨叹。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秋水》(板书课题、作者)。2、谁来简单介绍庄

5、子其人好不好?庄子,名周,战国时代思想家、文学家。宋国蒙人,曾任小官,因不愿和统治者合作,不久辞去。他一生贫困,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天、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庄子》一书,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一书构思奇特,想像丰富,汪洋恣肆,仪态万千。二、初读设疑感知课文。1、《秋水》这篇课文节

6、选了《秋水》的第一段。请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体现独自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理念)①、文中出现几个通假字?如何理解?②、谁能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③、哪些词展词性活用现象和特殊用法?④、本文有哪儿个特殊句式,怎样理解?2、学生自读讨论。3、全班同学交流:(1)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直流。)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辨别。)(2)古今异义:古今百川灌河(河)特指黄河泛指河流。至于北海(至于)到了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河伯始旋其面目(面目)脸

7、脸的形状,相貌。见笑于大方Z家(大方)深明大义的人,①不吝啬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3)词性活用及特殊用法: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东面而视名词作动词,面对。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4)特殊句式:闻道百:定语后置;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式。三、互读讨论理解课文。同桌之间互相听读,翻译课文。并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讨论。①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层次间的关系是什么?全文可分为两层。

8、第一层(“秋水时至”至“以天下Z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②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点拨:第一个“于是焉”,说明河伯是在“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的情况下欣然自喜的。第二个“于是焉”呼应第一层,对比说明,情况不同,时间不同,认识也不同,透露出庄子的哲学思想。③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和“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点拨:前者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