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补强圈制造工艺守则

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补强圈制造工艺守则

ID:30773070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3

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补强圈制造工艺守则_第1页
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补强圈制造工艺守则_第2页
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补强圈制造工艺守则_第3页
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补强圈制造工艺守则_第4页
资源描述:

《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补强圈制造工艺守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QB/HT-RQ-07-07山东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补强圈制造通用工艺守则编制审核批准发放单位接收单位接收人:2007年4月5日发布2007年4月15日实施3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规定了补强圈的主要制造工序,各工序的制造要点、控制的主要内容和质量要求。本守则适用于压力容器的补强圈的制造。2编制依据a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bJB/T4736–2002《补强圈》c《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d本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管理制度3 圈制造工艺的主要工序流程图领料划线划螺孔线钻孔攻丝下料加工坡口拼焊加工内圈坡口煨形        

2、                                图1圈制造工艺的主要工序流程图4 领料4.1按生产通知单及工艺定额要求开领料单,领取钢板,领料单中应注明产品名称和编号。4.2核对材料代号、规格、牌号及标记,设计图样或技术协议书中对材料有附加要求时,应按其要求执行。4.3检查材料表面,对严重裂纹、重皮、锈蚀等缺陷存在的钢板应选出不用。4.4测量实际板厚,应不小于钢板名义厚度减去钢板负偏差。4.5钢板厚度负偏差。4.5.1按GB6654或GB3531标准验收的压力容器钢板,钢板负偏差均为-0.25mm。4.5.2按GB/T3274标准

3、验收的结构钢板极负偏差值见表1。4.6对毛边供应的钢板应剔出40‐100mm,以防腐轧制缺陷混入补强圈内。4.7按领料单及定额要求发放钢板。3表1GB/T3274标准验收的结构钢钢板极负偏差值(mm)钢板厚度2.02.22.52.8-3.03.2-3.53.8‐4.04.‐5.56‐7负偏差CI0.180.190.20.220.250.30.50.6钢板厚度8‐2526‐3032‐3436‐4042‐5052‐6060‐100>100负偏差CI0.80.91.01.11.21.31.51.75划线:下料划线按下料工艺守则执行,但应注意若需拼接则拼

4、缝只能是径向的,且相邻两拼缝间隔应大于3δn且不小于100mm。划线后对DN≥250mm的补强圈应及时打上材料标记和零件编号钢印(低温钢板不允许打钢印)。6加工坡口6.1若开孔补强圈由于特殊原因需要拼接时,在拼接处应加工坡口。6.2坡口型式及尺寸按制造卡的规定。6.3同时加工内圈坡口,其坡口型式及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或制造卡的规定。6.4检查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夹杂等缺陷。6.5当所用材料为标准抗拉强度σb>540Mpa的碳钢或Cr‐Mo低合金钢时,经火焰切割后,其切割表面应做磁粉或渗透探伤。7拼接7.1将开孔补强圈的各部分组对在一起,

5、其组对间隙及对口错边量按表2的规定。表2组对间隙及对口错边量(mm)对口处名义厚度组对间隙对口错边量bmmδS≤121±1≤4/1δsR<δs≤502±1≤3δs〉502±2≤1/16δs,且≤1037.2拼缝组对好后按焊接工艺卡施焊。7.3在规定位置打焊工钢印,(若为低温容器不准打钢印)。7.4按焊接工艺守则规定进行焊缝外观检查,并应将补强圈背面焊缝打磨至与母材平齐。7.5对补强圈的拼接焊缝应进行100%超声波探伤,按JB4730标准Ⅱ级合格。8煨形8.1用于筒节上的开孔补强圈可放于合适的弧板上在卷板机上压形,且弧面与筒节的弧面吻合后为合格。8

6、.2用于封头或其它部位上的开孔补强圈,其形状应与其贴合部位形状相吻合。8.3对于较厚的开孔补强圈煨形,可加热后在压力机上用胎具压形。9在开孔补强圈上图2所示位置划M10螺纹孔中心位置线,并在其中心位置打上洋冲眼。螺孔的位置应处于补强圈的最下方。15图210在钻床上钻M10的螺纹底孔Ф8.4mm孔。11用丝锥攻M10╳1.5的内螺纹,注意丝锥应垂直于开孔补强圈的切面,不得倾斜。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