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中白色念珠菌蛋白酶的测定及药敏结果分析

白带中白色念珠菌蛋白酶的测定及药敏结果分析

ID:30701031

大小:17.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2

白带中白色念珠菌蛋白酶的测定及药敏结果分析_第1页
白带中白色念珠菌蛋白酶的测定及药敏结果分析_第2页
白带中白色念珠菌蛋白酶的测定及药敏结果分析_第3页
白带中白色念珠菌蛋白酶的测定及药敏结果分析_第4页
白带中白色念珠菌蛋白酶的测定及药敏结果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带中白色念珠菌蛋白酶的测定及药敏结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白带中白色念珠菌蛋白酶的测定及药敏结果分析【摘要】目的评价白带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和指导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大庆市中医医院003年1月至XX年12月白带标本中分离的300株白色念珠菌进行蛋白酶测定,同时测定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00株白色念珠菌全部检出蛋白酶,其中蛋白酶活力高、中、低检出率分别为83.7%、12.7%、4.0%。4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17.3%、11

2、.3%、63.3%和44.6%。结论白带中白色念珠菌具有致病性,临床应密切关注。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白带;蛋白酶;耐药性    白色念珠菌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主要寄生于人体的体表及口腔咽喉等部位,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菌。笔者对我院XX年1月至XX年12月300株白带标本分离的白色念珠菌酸性蛋白酶以及白色念珠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性进行检测,以期阐明白带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菌珠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

3、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我院检验科XX年1月至XX年12保存的白带标本中分离的白色念珠菌300株。经形态学、芽管生成、假菌丝、厚膜孢子、糖同化等试验系统鉴定,确定为白色念珠菌。  1.1.培养基哥伦比亚血平板;产酶培养基:葡萄糖20.0g/L,酵母粉1.0g/L,KH2PO41.0g/L,蛋白胨20.0g/L,pH4.[1];YGM-牛奶培养基:葡萄糖20.0g/L,酵母粉1.0g

4、/L,KH2PO41.0g/L,琼脂10.0g/L,pH4.[1]。灭菌后冷却到50℃加脱脂牛奶。培养基厚度:cm直径平板准确加入2ml培养基,约4.0mm厚。  1.1.药敏测定板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酵母真菌药敏测定板ATB?FUNGUS2。  1.方法  1.2.1AP活力的恢复用产酶培养基37℃增菌2h,转种于哥伦比亚血平板37℃培养2h,用来恢复白色念珠菌的产酶等生物学活性,保存于4℃备用。  1.2.白色念珠菌AP活力测定[1]试验菌株点种于YGM-牛奶平板上,37℃培养7h后,用游标卡尺测量菌落及其周围透明环的直径,以透明

5、环直径/菌落直径来判断酶活力的大小。  1.2.抗真菌药物耐药性测定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进行敏感、中介和耐药的判定,两性酶素B最低抑菌浓度≥mg/L为耐药。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1.统计学方法采用WHONET5.2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1白色念珠菌AP活力

6、00株白色念珠菌在其菌落周围均出现透明环,R的范围是1.61~6.29,按R大小将试验菌株分为高活力251株,占83.7%;中等活力37株,占12.7%;低等活力12株,占4.0%。  2.200株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00株白色念珠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17.3%、11.3%、63.3%、44.6%。讨论  AP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其中牛奶平板检测法具有简单、灵敏、不需染色可直接观察结果等优点。本实验采用YGM-牛奶平板法,检测了300株从白带标本分离的白色念珠菌AP,结果其产酶率达到100%,且高

7、活力达83.7%,而低活力仅为4.0%,中度活力占12.7%,与国内外相关报道一致。  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由AP、荚膜及黏附性、芽管生成和疏水性等构成。其中AP为主要的致病因子,有文献报道白色念珠菌AP的活性与毒力、黏附密切相关[1]。菌体表面的疏水性是白色念珠菌重要的毒性因子,疏水性白色念珠菌较亲水性白色念珠菌产生芽管的速度快,其黏附组织、塑料、导管和人造瓣膜的能力强。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

8、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笔者测得白带标本中白色念珠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