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农林院校计算机专业“3+1”模式培养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农林院校计算机专业“3+1”模式培养探索 1实施“3+1”教学模式的思路 过去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前景良好,而近几年来就业形式却日趋严峻,事实上通过相关资料以及社会调研表明,社会上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并没有萎缩,相反,需求量在增加。一方面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旺盛。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的不匹配从本质上是高校培养模式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脱轨,致使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错位
2、。目前高等教育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存在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忽视专业基本能力培养;重视传统课程的学习、忽视面向企业需求的技术课程的学习;重视理论体系的完整、忽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技术需求以及专业课程设置等问题,这些均涉及到目前本科教学培养模式的设置。 “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指本科各个专业全体学生在校期间,首先完成三年的课内学习,掌握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后,有计划地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和实训,在真实的工作岗位环境中进行“教、学、做”,使已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加深、细化、熟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岗前
3、培训及就业的目标,从而促进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总之,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使我们的学生在经过三年的课程学习后,第四年能够在相应的企业中进行实习,顺利地被社会所承认和接纳,并能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避免了一厢情愿地按照计算机学科建设的设置来安排教学的情况。 计算机专业培养新模式的构建课题份量和
4、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传统的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实行的学制是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安排在前7个学期,只有最后1个学期用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进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在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具体探索:将课
5、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安排在本科教育的前三年,着重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锻炼和培养;第四年根据学生特点及市场人才需求状况实施校内、校外多模式培养。校外模式采取校企双主体培养,将学生派到企业,结合企业的工程项目和科研开发,通过实际动手参与,将部分专业课在现场学习,由高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最终完成毕业设计。校内模式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及特长爱好采取个人工作室与校内实习基地相结合的多途径培养。以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3+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键内容是学生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我们对专业办学特色和课
6、程体系结构做了相应调整: (1)“1个基础3个方向”的特色培养。 “1个基础3个方向”-“1个基础”。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尤其是编程课程的阶梯式融会贯通,使学生具备工程概念和扎实的计算机编程能力。 “1个基础3个方向”-“3个方向”。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层次将计算机与科学技 术专业按嵌入式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三个方向。为了突出农林院校的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都有所侧重。结合农业智能温室嵌入式软件开发方向着重进行智能控制、手持PDA等的开发;结合农林专业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方向着重进行特定品种的各项指标的鉴定;结合各类
7、信息化实验室计算机网络管理方向着重进行网络的布排、服务器的配置等。 (2)整合优化课程,重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结构。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原本四年的课程现在要在三年内完成,原有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无法也不能压缩,这就需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整合优化,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注重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
8、,使课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