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21247
大小:24.1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01
《世纪回眸:郭沫若古史研究特色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世纪回眸:郭沫若古史研究特色的几点思考【内容提要】回顾20世纪中国学术史,郭沫若是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为深远因而最引人注目的巨匠之一。郭氏学术研究的鲜明特色是原创性,治学与明道统一,实证研究,是21世纪的中国史学应当切实继承和发扬的。【关键词】郭沫若/学术研究/特色【正文】 中图分类号:K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25(XX)01-0020-05 站在新千年的开端回首中国20世纪学术史,郭沫若是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为深远因而最引人注目的巨匠之
2、一。因此,反思郭沫若古史研究的特色,对于世纪之交继往开来的中国史学,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谨提出以下几点初步的思考。 一 郭氏学术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原创性,这一特色体现在其整个研究及其成果上。在上个世纪的学术界,郭沫若是引进和运用西方近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先驱之一。人们熟知的是他第一个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并发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研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
3、性的成果究》等一系列重要著作,引领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的建立,这当然是其学术原创成就最突出的表现。对此不少学者已论述甚为精详,勿庸复赘。需要指出的是,郭沫若视野开阔,才华横溢,原创动力极强。早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身居海外的郭沫若受欧洲哲学家斯宾诺莎等的影响,就已开始形成“泛神论思想支配下的古史观”。[1](P9)就在这一时期,郭氏不仅在诗歌等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独领风骚的巨大成就,而且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展示了卓越的原始创新才华。例如,早在他1921年发表的史学论文《我国思想史上之澎湃城》[2]中,就将秦汉以来封建专制主义所湮灭已久的上古思想文化,比喻为西历63年以后长期埋没于维苏威火山灰下
4、的古罗马澎湃(庞贝)城,决意“以我自由之精神直接与古人相印证”,“发掘我国澎湃城”,并且声明: 所有据论典籍,非信其为决非伪托者,决不滥竽。后人笺注,非经附以批评的条件,亦决不妄事征引。 其全文篇目为: 上篇泛论之部——思想与政治之交错 1.滥觞时代政治之起源 2.玄学思想之宗教化 3.私产制度之诞生与第一次黑暗时代 4.第一次平民革命之成功与神权思想之动摇 5.第一次再生时代Renaisance 下篇各论之部——再生时代各家学术之评述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
5、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1.再生时代之先驱者老聃 2.孔丘晚年定论 3.墨翟之宗教改革 4.庄周之真人哲学 5.惠施之唯物思想 显然,作者意欲对上古思想作一次比较系统的探讨。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明确指出: “记忆易消灭,由此易于消灭的记忆所曼衍之传说,因之而愈可珍尝。书籍易散佚,由此易于散佚的书籍所保存之思想,因之而愈可宝贵。传说不可尽信,然其中尽有古代之精神潜流于其间;”“一片兽骨之化石,一片古器之残存,在无幻想力者视之,亦不过一片善骨之化石,一片古器之残存而已;殊不知其中正有座虚幻空灵的蜃气
6、楼台存在!神话传说之类亦如是,谓神话传说毫无历史的价值者,太重视后人所撰述之史籍,重皮毛而忽视其精神者也。” 这篇论文是西方考古学及其重要成就已经进入郭沫若视野,并引发其创造性研究思维的生动反映。在20世纪初叶,著名学者王国维以其古史研究的二重证据法及其重大成就载入学术史册,刚刚开始学术生涯的郭沫若大约已经知晓,不过,王氏的二重证据是指考古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而郭沫若上文视野中的出土资料则指一切考古发现,实已较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
7、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王氏又进了一步。不仅如此,郭沫若关于古史传说价值的卓识在当时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对此,他在为日本大阪《朝日新闻》1923年新年特号撰写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一文中,又开宗明义地指出: “关于三代以前的思想,我们现在固然得不到完全可靠的参考书,然而我们信认春秋、战国时代的学者,而他们又确是一些合理主义的思想家,他们所说的不能认为全无根据。”“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