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18029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学生创造性得学 教师创造性地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生创造性得学教师创造性地教 要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我们教师就要创造性地教。巧于施教培养学生数学创造能力。 我们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能力四者和谐发展。也即为,通过培养学生兴趣的活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让他们求知若渴、欲罢不能;培养学生情感的活跃,把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让他们有充分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起来,然后再通过教师的激疑、设疑、导疑,促使学生思中有疑、疑中有问、问后有悟、悟后再疑;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活跃,把学生的自学劲头鼓动起来,变“要我学”“教我会”为“我要学”“我会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启
2、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离不开思维,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启发思维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我注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独立地去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学了“圆柱的体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一个圆柱体侧面积是3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5厘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对于这题,学生的一般解法是先求出圆柱体的高,再进而求出圆柱体的体积:圆柱体的高为:30÷(2×3.14×5)=4150/157(厘米),圆柱体的体积则为:3.14×5×5×150/157=75(立方厘米)。这样做显然较为麻烦。我启发学生自己
3、动手进行操作并探索,我让学生用拼接的方法,把一个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然后再让学生将这个长方体变换位置,把拼成的长方体横放下来,并将有圆柱侧面的一半作为底面,这样再启发学生,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原来圆柱体的什么?学生很快就能回答,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原来圆柱体的底面半径,这时我再启发学生能否想到更简便的方法求出这个长方体即原来圆柱全的体积,这时学生马上想到这个长方体体积为:V=S侧÷2×r=30÷2×5=75(立方厘米)。即为这个圆柱体的体积为75立方厘米。 二、教会学习,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1.以教法导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用教的思路引导学的思路,用教的智慧启迪学的智慧,用教的情
4、感激发学的情感。同时。我还做到或者是明教、或者是暗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学了“比的应用”后。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题:“某班原来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后来转进2名女生,这时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为6∶5。这个班原有学生多少人?” 这题的一般解法是抓住男生这个不变量,求出转进2个女生前后,女生各是男生的几分之几再进行求解。这样较为复杂,因此,我引导学生用份数进行解答。我先启发学生,能否抓住男生人数在女生转进2名学生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这一特定条件进行解答?然后,我引导学生:原来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43,后来转进2名女生,这时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又为6∶5,而4∶3=12
5、∶9;6∶5=12∶10,原来男生12份时,女生是9份,现在男生仍为12份时,女生则为10份,这时女生比原来增加了2人,正好增加了1(10-9)份,这时候学生很快就想到这个班原来的学生人数为:2÷(10-9)×(12+9)=42(人)。 2.抓学法促学法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及时总结学生的自学经验,捕捉住学生中的“闪光点”,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例如教学了“工程问题”后,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题“甲、乙两人计划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现在两人共同加工,经过5天后,比计划多加工个120个,问乙每天加工几个零件?”这题的一般解法是先求出这批零件的个数
6、,再求出乙每天加工几个零件。但是这样解答较为麻烦,我启发学生能否想出更巧妙的解法?有个学生提出:“因为乙单独做10天可以完成,而甲、乙两人合作了5天,刚好是乙一人单独做用的天数的一半,因此,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解答。”我就刚才这个学生的发言,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甲4天能加工计划的一半,乙5天能加工计划的一半,因为甲、乙共同加工了5天,乙正好加工了计划的一半,甲5天则要超过计划120个,而甲加工完计划的一半只要4天,这120个零件即是甲1(5-4)天的工作量,因为甲4天的工作量乙要5天才能完成,因此可得,乙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为:120×4÷5
7、=96(个)。 三、学习,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为了发挥合作学习对创造性学习的促进作用。我注意打好两个“4基础”。一是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学生个人的自学质量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高,没有学生个人认真地自学、思考,上来就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就容易流于形式。二是在小组充分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为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还采取两个“不固定”:一是不固定组长,让每个学生轮流做合作学习小组组长,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二是不固定合作小组的人员,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