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05533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1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 摘要: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的经济文化事业,为和谐社会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其他社会条件,还应关注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教育。健康人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引发创造行为的精神动力和源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方式和体验的关系;健康人格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促进、实践落实的作用。因此健康人格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途径与有力的保证,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关键词:健康人格;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
2、3)05-0059-02 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和执政理念的新发展,也是人类普遍的一个社会诉求。和谐社会是以人为目的,其本质是人的世界,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心灵的和谐,现实的和谐以及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体。健康人格则是心灵的和谐,现实的和谐以及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体的根本保证。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的经济文化事业,为和谐社会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其他社会条件,还应关注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教育。 一、健康人格与构
3、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7 健康人格是指能有意识控制自己的生活,具有自我同一性,能正视现实,具有情绪调节能力,有责任感,有创新和开拓精神。健康人格不仅能有效的预防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人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产生心灵的和谐,现实的和谐以及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的认同。健康人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 1.健康人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源泉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情感专注,适应力强,有显示爱的能力,参与合作,能客观评价自己,还具有高度的创造力。沸洛姆说:每个人除了生理需要,都
4、还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将以创造性,生产性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融合、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协调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法律意识和诚信,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谐,达到活而有序,和而不同。而健康人格所倡导的“诚实守信、友善合作、认真负责、勤俭节约、勇于实际、勤于创新”的人格精神体现了这一要求。所以健康人格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建设作用。健康人格是引发创造行为产生的基本动力和源泉。 2.健康人格与构建社会
5、主义和谐社会是需要和目的的关系7 要使社会达到和谐的目标,必需个人首先达到和谐,个体和谐有了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即群体和谐与社会和谐。没有健康的人格铺垫,和谐无从谈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头脑非常聪明的人,他们遇事不果断,没有意志力,甚至遭到挫折引起心理的扭曲,出现过激和不可理喻的行为。这是明显的不健康人格,是心理与生理的不和谐,必定阻碍人的和谐发展。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就是人格问题,是对生命的疑惑和淡漠。因此和谐社会必须使人们具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吃苦耐劳,充满责任的精神特质,才能主动地消除不利于人的因素,达到社会的和谐状
6、态。和谐社会需要健康人格。 3.健康人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方式和体验的关系 健康人格是人们行动的方式,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人们身心的一种体验。健康人格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使人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和谐社会则让人体验自尊和幸福的满足。 二、健康人格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人格是一个人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他人的,一贯的行为倾向和反应模式,也就是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离开人格健康,很难有心理健康”。面对正在社会转型的中国,健康人格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所体现出来的是建设性的作用。 1.促进作用 中国进入
7、社会转型以来,“个人思想”普遍出现,市场竞争的不规范,使人们有一种对未来潜在风险的“恐惧”和“忧虑”,导致畸形的自我关注,致使“物化-依附”7的偏狭、自私、冷漠、虚伪的这些不健康的人格普遍存在,这些人格缺陷,致使人与人交往失信,人际关系紧张,不团结,不协作的现象在很多地区,很多单位屡见不鲜。而我国的人格教育现在还没有形成规模,应试教育、市场经济忽视了青年人格的发展。因此,社会要实现和谐,必须唤醒人格意识的觉醒。让健康人格形成诚实守信,友善合作、认真负责、勤俭节约、勇于实际、勤于创新的积极气氛,以促进个体的发展,推进人的自身的和谐,进而转化为个人
8、的行为,改变为一己私利而对社会及不负责任的态度,催化和谐社会的生成环境,遏制和谐社会的破坏性因素。这是和谐社会的关键之所在。 2.预防作用 拥有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