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画”之翼 促“话”腾飞

借“画”之翼 促“话”腾飞

ID:30605511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1

借“画”之翼 促“话”腾飞_第1页
借“画”之翼 促“话”腾飞_第2页
借“画”之翼 促“话”腾飞_第3页
借“画”之翼 促“话”腾飞_第4页
借“画”之翼 促“话”腾飞_第5页
资源描述:

《借“画”之翼 促“话”腾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借“画”之翼促“话”腾飞  笔者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雕刻家比赛手艺,同时雕刻老鼠,谁的作品吸引了猫,谁就更高明。某甲精雕细琢,雕刻的老鼠纤毫毕现,人皆以为酷似,然猫不以为意,反而扑向某乙雕刻的那粗糙的老鼠。儿童的写作,不正如故事中的雕刻作品吗?原本是幼稚粗糙,可成人非给它加工得细腻精致,殊不知它吸引了无数成人的眼光,却偏偏忽视了儿童的感受。  【镜头回放】  1.“多彩”童心,“素色”展现  在学生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经典事例。  写老师:带病上课;给我补课;回家备课……  写家乡:我的家乡真美;我热爱自己的家乡……  也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经典名言”:“不用谢

2、,这是我应该做的。”(低年级)“望着胸前鲜艳的红领巾,我感到天是这么蓝,花是这么红。”(高年级)……  教师为什么就要带病上课?做了好事为什么不用谢?……静观目前的小学作文实际,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真情缺失,语言成人化、格式化,缺少儿童习作特有的灵性。加上许多教师为了追求“不跑题”7,热衷于对低年级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学生没有了写作的自由,诗意的灵性被桎梏,儿童作文缺失的是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儿童真实的生命,是没有童心的语言。  2.两相对照,“画”站“话”上  课堂现象的具体描述:  师语生语  镜头一“因美术老师出差,这节课请同学们完成上节课未完成的写话。”“啊?”“哎!

3、”“怎么回事呀?”(怨声载道,愁眉苦脸)  镜头二“离下课还有15分钟,写好作文的同学可以画画。”“哇!”“太好了!”“耶!”(欢呼雀跃)  学生为什么害怕写作,而喜欢画画呢?究其原因,儿童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绘画可以放手涂鸦,用色彩和线条等具体形象的方式反映他们对生活的认识,而作文却要求用准确的语言来概括生活,比较抽象,加上人们过分看重作文的表达技巧,忽视了儿童作文言语稚嫩、思维独特的“灵性”。  【解决策略】  低年级学生的文化积累与生活积累都非常少,写话训练有一定难度。而这一时期的孩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每天拿着笔描描画画。可以说,小小画笔倾注了他们

4、对世界的认识,稚嫩的画面,一颗颗创新的种子在萌芽。为此,我们提出了“借‘画’之翼,促‘话’腾飞”这一策略。  策略一:走进文本――以画为支点,点燃写话激情  1.“画”插图,“话”近景7  模仿是孩子的行为特征之一。色彩缤纷的图画是孩子们所喜欢的,低年级教材插图多,很多小朋友爱临摹课本插图。笔者就让他们仿照课本上的图画一画,仿写句段。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画家乡》一课,图文并茂,结构一致,让学生学着书中的样子,画一画,写一写,学生乐在其中,在仿写中既积累了知识素材,又创造了自己的东西,精彩之作不断出现。请看: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农村。它是一座美丽的村庄。四周环绕着山,楼房

5、一栋挨着一栋。清清的河水在河里静静地流淌着。小鸟在空中自由地飞翔。一条笔直的公路通向远方。  ?我的家乡――仙都  我的家乡在仙都。这里有山也有水,你瞧,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每天迎来一群群游客到此欣赏美景。鸭子在水上快活地游来游去。那个在竹排上穿着红裙子看风景的小女孩,就是诗诗。  2.“画”想象,“话”童趣  在教材中挖掘写作资源,既能深化文本的阅读,又能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降低写作难度。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未来的桥》一课时,先让学生画一画自己想象中的桥,然后互讲互评谁设计的桥好,最后看画写话。学生有的画了白云桥,踩上去软绵绵的;有的将星星之间都用桥连接起来…

6、…真是五花八门,画得好,写得也挺棒。请看:  白云桥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太空旅行。我们从白云城堡去月球玩,可是怎么过去呢?“别急,那有一座白云桥呢!”7听妈妈这么一说,我就闭上眼睛。我想,那白云桥走上去一定会摔下去的。正想着,妈妈拉着我走上了桥。呀!软绵绵的,真舒服。“这是新世纪的白云桥,在太空中到处都是呢!”妈妈说。  彩虹桥  昨晚,我做了个有趣的梦,我成了一名跑步健将,参加了太空运动会,在七彩的彩虹跑道上赛跑。看,那个跑在最前面的小男孩就是我!老师、同学、爸爸妈妈都来当我的啦啦队,他们站在漂浮的云朵上,挥舞着小红旗,高喊着:“章宇辰,加油!章宇辰,加油!”看到我跑在最前

7、面,我最好的朋友稀稀高兴地跳了起来,一不小心从云朵上掉了下去。  这些画和话都很稚拙,但童画生动,童话烂漫,童心飞扬,不正是孩子用自由之笔,画自我之境,抒自我之情,表自我之意,最大限度地展示儿童作文的“美的能量”吗?  策略二:走进生活――以画为桥梁,回归写话本真  生活是绘画的源泉,亦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细小的事情转瞬即逝,在教学中梳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先用绘画表达,学生的兴趣就来了;兴趣一来,想法就多了;想法一多,交流时的话自然也增多了;话一增多,何愁作文没有话可写呢?这样的引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