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教学案例分析

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教学案例分析

ID:30605185

大小:10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1

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教学案例分析_第1页
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教学案例分析_第2页
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教学案例分析_第3页
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教学案例分析_第4页
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教学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教学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教学案例分析  摘要:文章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对一堂化学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教师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堂观察技术;有效性;教学模式;盐类的水解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3-005-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3.002  课堂观察技术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

2、性以及了解教与学行为的基本途径。实行积极有效的课堂观察技术,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与纠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为例,对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一、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1.实验的观察与评价  学生实验:用pH试纸测试桌面上所给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仪器及药品:pH试纸、玻璃棒、点滴板、NaCl溶液、Na2SO4溶液、CH3COONa溶液、Na2CO3溶液、NH4Cl溶液、Al2(SO4)3溶液5  评价与实验改进:实验设计思路较好

3、,旨在通过学生实验-学生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讲解pH试纸的使用时,强调了注意事项,基本上避免了学生使用pH试纸的不规范性。但实验的开放性不够,教师不应限定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酸碱性。经改进,可以这样设置实验内容:根据以前所学知识,你有哪些方法能够测试桌面上所给溶液的酸碱性?  这样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启迪引导完成实验,既获取了知识,又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实验的多重功能。  2.活动的观察与评价  [活动一]请你写出下列所给盐的电离方

4、程式:  NaCl、Na2SO4、Na2CO3、CH3COONa、NH4Cl、Al2(SO4)3  评价:该活动旨在复习旧知,为后续知识讲解作准备,达到了预期目的。  [活动二]请仿照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分析方法,说明NH4Cl溶液为什么呈酸性。  评价:该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一学生走上讲台扮演教师角色,出发点是好的,但教学过程处理不当,不应由学生操作电脑讲解。经改进,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并给学生讲解分析过程,然后教师加以点评总结

5、,这样效果会更好。  3.讨论的观察与评价  [讨论一]为什么不同类型的盐溶液呈现不同的酸碱性?  [讨论二]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5  评价:两个讨论都有一定的价值,也是本节课的重心,对于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问题驱动,逐步揭示出问题的答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较好的解决了问题。但学生问题没有,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也不足,今后在这两方面应多关注。  4.教学情境观察与分析  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贴近学生生活,可以激发学生

6、兴趣。同时提出问题:纯碱Na2CO3明明是盐,为什么叫“碱”呢?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在分析CH3COONa溶液为什么呈碱性后,通过播放flash动画,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但强调不足,这种flash动画模型实际上只是一种简化的模型,与事实还是相差较大的,这一点应该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指向性方面处理地不好,在分析完CH3COONa溶液为什么呈碱性的原因后,建议再来分析Na2CO3溶液,由此来点明回应前面问题“纯碱Na2CO3明明是盐,为什么叫碱”的原因。  5.师生交往、积极互动观察记录与分析  (1)

7、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类记录  分析:⑩主要是学生实验,用时6分钟之多,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但本节课是一个理论课,实验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实验用时过多,直接影响了后续理论内容的讲解时间,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偏快,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偏少。实际上该实验在三分钟左右结束即可,这样可以留下一些时间便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师讲解(⑤)用时近20分钟,提问(④)用时约4分钟,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师生互动的必要性,但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⑧)为6分多钟,给5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显得明显不足。①②③⑨共用时5分

8、多钟,可以看出教师在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此外教师在给予指导或命令的时间(⑥⑦)约为3分钟。  (2)问题的统计与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  分析:课堂教学中采取问题驱动方法,通过相关问题的设置,步步深入,最终揭示出盐类水解的本质。核心问题的设置,突出了重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重在通过推理,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缺少批判性的问题,同时缺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整个课堂控制得太紧,还需进一步放开。教师对学生的理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