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04028
大小:10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1
《发挥演示实验功能,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发挥演示实验功能,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化学演示实验来使化学课堂教学、知识建构与科学探究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3-048-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3.0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课程理念之下,如何充分利用化学实验,体现学科特色显得更加重要,在多年的教学中,自已在化学课堂上进行了一些实验教学
2、的探索和实践,认为,要通过演示实验来使课堂教学、知识建构和科学探究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创新实验,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 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也是考查化学教师基本技能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深入思考、认真准备,对演示实验进行创新,使实验现象,实验效果更加直观和明显。笔者认为,做好演示实验,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钻研教材和课标,对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创新5 如: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一节中有两个演示实验,笔者在认真分析后将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装置由烧杯改成塑料袋(如下图)。在上课时,传给学生并让学生
3、解开中间的绳子,使每个学生都深切的感受到热量的变化,这样的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如:对环境有污染且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加以改进,尽量做到无污染、无浪费。如:蔗糖与浓硫酸反应(高一教材p134,人教版)我做了如下改进: 改进后既可以避免SO2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检验产生的SO2,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对于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并且伴随有其他现象的实验现象,教师更应精心设计和拓展,增强学生观察和探究的直观性,例如:Cu与浓H2SO4的反应实验,在教材的基础上我做了如下的改进和设计: 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
4、,以教材演示实验为载体,对有关铜与浓H2SO4的反应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展,对问题的探究更加深入。 2.融知识体系建构于演示实验的探究过程之中 一般来说,演示实验总是为了探究或验证某一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展开的,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时,往往只是看现象,而不注重对化学知识本质的思考,那么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应充分考虑某一知识体系的建构,力争把知识建构融入到演示实验的探究中去。如,笔者在对硝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教学时,把硝酸的知识体系与实验探究进行如下的设计。 通过对上述的实验探究和设计,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穷追不舍”5,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和实
5、验探究后,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后续问题,让学生通过反思自已的初始预测或回答来解释、验证自已的所思所想,从而把课堂教学通过演示实验对某一知识体系进行归纳和总结,强化学生的思维力度,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又如:笔者在讲述“铁及其化合物”后,学生对Fe3+的检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讲述了岩石“流血”的故事,随后我以探究性实验为依据,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1)课前准备:首先让学生熟练掌握铁元素价态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即“铁三角”,然后再让学生在课外去了解岩石的主要成分(主要是FeS2、SiO2等); (2)创设问题情境:有关图片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
6、岩石边上流出的“血水”; (3)提出问题:岩石边上的水为什么会出现血红色? (4)猜想:究竟是什么物质起着主要的作用? (5)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引导: 岩石(FeS2、SiO2等)浊液溶液白色絮状沉淀浑浊血红色浊液; FeFeCl2FeCl3浑浊血红色浊液; (6)分组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和分析; (7)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 通过这样精心的教学,让学生不仅使学生对“铁”的知识体系了解得更加全面,而且让学生能充分的感悟到实验室化学,在生活中也无处不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吃透教材
7、,精心设计与演示实验相关的探究性问题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一个好的问题对整个教学都相当重要。在讲述二氧化硫的性质一课时,我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SO2的性质,然后提出如下问题: (1)SO2与CO2有那些相同点? (2)SO2与CO2有哪些不同点? (3)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鉴别SO2和CO2,并指出哪些方法较好? 学生能很快对(1)(2)两问进行回答,回答问题(3)时则多数人局限在化学性质中的品红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以及物理法中的密度比较上,这时我进行了适时引导,让学生结合问题(1)(2),思考时尽量从二者的不同
8、点出发,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