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与趋同:高考科目的变革走向

多元与趋同:高考科目的变革走向

ID:30603893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1

多元与趋同:高考科目的变革走向_第1页
多元与趋同:高考科目的变革走向_第2页
多元与趋同:高考科目的变革走向_第3页
多元与趋同:高考科目的变革走向_第4页
多元与趋同:高考科目的变革走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元与趋同:高考科目的变革走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元与趋同:高考科目的变革走向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明确提出:“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这是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现行的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有哪些值得反思的地方,未来高考科目设置的趋势是什么?  针对高考科目的调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进行了多次。中国高校招生考试科目的高度统一化局面是在1952年新中国建立统一高考制度后形成的,它不

2、仅是考试科目设置的统一化,还是各学科门类考试科目的统一化。不过,这种高度的统一化在1954年即被打破,当时,“为适应各系科专业对考生学业成绩的不同要求”,将考试科目分为两类:一是理、工、卫生、农、林等类专业考本国语文、政治常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国语;二是文史、政法、财经、体育、艺术等类专业考本国语文、政治常识、历史、地理、外国语。后于1955年又被分为三类,并一直延续到1963年。直到1964年,为简化科目分类,提高考试效率,又将考试科目并为两类,具体改变是:把理工和医农合并为一类,理工医农类不考生物;文史类不考数学,惟哲学、财经各专业加试数学,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只作

3、为参考。6  1977年高考恢复,随着国家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科目设置开始进入多元化时代,不过这种多元化总体处于相对统一而两分化(指文理分科)的局面之下。具体而言,经过大文大理设科模式、高考与高中毕业会考两考并置模式,以及广东、江苏、广西等省(区)的科目改革试点,当前的高考科目设置形成了如下五种模式:一是北京、天津、河北、重庆、四川、贵州、青海、宁夏等25个省(区、市)实行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二是云南和安徽两省试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三是江办试行的“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四是浙江和上海实行的分类考

4、试科目设置模式;五是海南实行的“3+3+基础会考”模式。  可见,60余年高考科目设置变革,大致经历了由。“高度统一的一元化”到“文理各异的两分化”再到“以文理两分为基础的多元化”三个发展阶段。  高考科目设置的现状之思  多元、多变的科目设置,在很大程度上表明高考的内容结构与设计有待优化。当前的高考内容主要有两种结构:一是以智力因素为主要考查对象的主流模式结构,即“3门必考科目+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内容基本以高中课程为来源;二是以智力因素考查为主,以非智力因素考查为辅的试点模式结构,即“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5、“3+3+基础会考”等。6  然而,所谓的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大多是将若干学科的试题分别独立地排列在一张试卷上,只是形式上的综合,并非知识结构及其运用上的综合,而受考试时间分配的限制,往往影响单科水平的全面测试。其次,素质立意的评价内容要求包括文化、思想、道德及心理等素质,而在主流模式中却未能得到考查体现。再次,综合素质评价在当前的高考录取中大多只作参考或分量很轻,并未发挥真正的选拔功能。而学业水平测试也未能成为主流模式的组成部分。  从实践来看,当前的高考科目设置虽已由一元走向了多元,基本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高考科目设置权实现了由集中转变为分散,即由国家统一设置下放到分省命题的

6、部分省(区、市)自行设置;二是由相对僵化的考试科目设置模式转变为灵活多样的科目设置模式;三是由全国单一的高考科目设置模式发展到全国多种高考科目设置模式共存互鉴。然而,灵活多样的科目设置,并不能减轻考生的考试压力,反而若科目设置不当还易引发学生偏科。  同时,也不难发现,高考科目的调整始终承受内外两种压力。一是社会的外部压力,质疑高考本身带给学生过重的负担,使得高考的科目调整趋向简单化。无论是60年代中期毛泽东等有关考试加重学生负担的言谈,还是至今对有关片面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的责难,都使得高考科目的设置要求越来越简单,考试内容要求越来越少。二是教育系统的内部诉求,要求高考发挥自身

7、的积极作用,为高校培养和选拔合格人才,要求学生拥有完整、系统的学科体系,要求有较高的各项能力,这又使得高考要考的内容越来越多。也正是高考科目设置的这种内外部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使高考科目改革出现反复与多变。  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趋向6  综观高考科目设置现状,基本可以认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是多年、多省(区、市)试验改革的结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其他少数省(区、市)实行的各种试点模式则是在国家政策倡导下推行的,仍处于探索阶段,代表未来高考科目设置模式的可能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