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向度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向度

ID:30603757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1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向度_第1页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向度_第2页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向度_第3页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向度_第4页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向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向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向度  【热点素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报告中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是对新世纪新阶段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作出

2、的新部署。  权利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出身、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在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权利方面是平等的。机会公平意味着承认并保证社会中每个人的参与机会均等。规则公平,亦可称形式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外在表现形式,也就是社会成员在法律规则面前一律平等,无差别地对待,至少包括规则内容对涉及所有对象的平等。分配公平是指社会成员通过付出劳动,在劳动成果的分配以及最后目标的实现上体现公平,至少包括分配权利与获得利益共同享受的平等。其中,权利公平是基础,机会公平是前提,分配公平是目标,规则公平是手段。  【热点解读

3、】7  1.公平正义是人格品质,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课改体现了这种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国际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具有社会公正意识,自觉地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从个人的人格品质来说,可以把公平正义看做一种个人美德,这种美德的要求和品

4、质,就是个人要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以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世。  2.公平正义是治国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取决于社会利益关系是否协调、社会矛盾的解决是否具有健全的制度和机制保障,而社会公平就是有效调整社会利益冲突、建立健全社会公平机制的价值前提和思想基础,是使社会实现新的平衡的导向因素和价值依托。一个社会最大的潜在动荡因素是来自社会内部各个阶层之间的隔阂、不信任、抵触和冲突。坚持公平正义的科学的治国理念,对于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准则的党和视人民民主为生命的社会主义制

5、度来说,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试题命制切入公平正义,提高学生认识水平以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命制反映了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如2010年全国文综新课程卷第28题以古希腊的“比值平等”呼唤社会公正;2011年北京文综卷第18题说明社会主义制度赋予人们公正公平而得到绝大多数人赞成;2012四川文综卷第12题以“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7为切入点展开命题,第20题考查对法国大革命具有典范意义的“平等”原则;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程卷第25题“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6、”,考查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知识链接】  1.西方早期的正义观。西方正义理论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在古希腊哲学中,正义的最初含义就是公民依法行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探讨城邦的正义作为主题。对于城邦来说,它具有的美德主要是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其中正义起统帅作用,是灵魂。  2.启蒙运动时期的正义观。启蒙思想家们非常重视公平正义,提出“人人生而平等”的主张,强调法的公平、正义、理性,强调实在法(人定法)应服从自然法,服从公平、正义等理念。卢梭心目中永恒的正义是天赋人权,主权在民。18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更是高举“

7、人人平等”的大旗。  3.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正义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分别提出了“实业制度”、“和谐制度”、“共产主义公社”等设想,主张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各种奴役及不平等,使所有的人都有平等的劳动机会、平等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平等的享受社会公民权利和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但由于历史的局限,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能正确说明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找不到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途径与阶级力量。7  4.马克思主义正义观。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把公平和正义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指明了社会不公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只有在实现基

8、本制度变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公平,维护社会正义。  5.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正义观。孔子的正义观:政治上,他认为“政者,正也”,倡导“克己奉公”;教育方面,他主张“有教无类”。墨子主张“兼相爱”,并勾画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爱无差等”的公平理想社会。改革家杨炎以资产和田亩为标准,推行两税法,体现公平。王安石进行改革变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