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命题作文审题

例说命题作文审题

ID:3057512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例说命题作文审题_第1页
例说命题作文审题_第2页
例说命题作文审题_第3页
例说命题作文审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说命题作文审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说命题作文审题  摘要:本文以日常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传统的命题作文为例,就如何准确地把握住命题的核心内涵,真正领会命题者的意图,切实写出契合文题的作文,采用例说的方式具体谈谈在作文审题指导上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作文审题;命题作文;把握内涵;切合题意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78-1  所谓审题,就是对命题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准确领会其含义,把握住写作方向和要求。说的直白点,就是要弄清楚命题人要“我”写什么,换句话说,在动笔之前“我”首先

2、必须明白自己应该写什么,“我”给的东西是命题人想要的才对,“我”必须“投其所好,赢得芳心”。  从今年江苏高考作文体现出的改革方向看,新材料作文将是今后江苏高考所采用的主要体式,我们要加强研究和实践;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对于日常作文教学而言,我们的指导不能单一,应该多元丰富,要让学生会写各种体式的作文。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学习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思想迅速集中,在短时间内朝着一个目标思考;有利于作文批改和讲评;有利于配合阅读,巩固和发展阅读收获,所以加强对命

3、题作文的审题指导依然显得迫切而重要。4  对命题作文的审题,我们既要准确地把握有关词语的内涵,有时还要关注命题的语法构成,要准确理解题目中的“题眼”和“题限”。“题眼”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题限”就是题目限制的写作范围,它一般就是题目中的修饰语和限制词,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即是“戴着镣铐跳舞”的那根“镣铐”。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如何对命题作文进行审题,本文将以“岁月的痕迹”作文训练为例作分析讲解。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

4、,岁月是一条漫漫的长河,它总是这样静静地流淌,无声无息,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和带来的变化……可当某一天,我们蓦然回首,遥望远处,又会惊诧岁月不会“雁过无痕”,岁月的长发里早已别满一枚又一枚的发卡。  请以“岁月的痕迹”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对于“岁月的痕迹”这个命题来说,“痕迹”是题眼,“岁月”是题限。写作之前,我们首先要界定清楚“痕迹”和“岁月”这两个基本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痕迹有两个解释:①物体留下的印儿;②残存的迹象。根据释义,我们进行发散思维,快速

5、列举出种种“痕迹”,前者如脚印、吻痕、墨迹、刀刻等,后者如老屋旧貌、故园昔影、不灭的记忆、难忘的往事等,这种围绕关键词核心义展开的发散思维,会让我们的写作对象变得丰富而广泛起来。在联想列举种种“痕迹”对象的时候,我们若稍加比对归类,就不难发现,“痕迹”所代表的事物其实可以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类。有形的是指具象意义上的“痕迹”4,如一个人的皱纹、白发之类;无形的是指抽象意义上的“痕迹”,如心灵深处的烙印、人生路上的脚印、收获的人生启迪等。尽管有形的“痕迹”和无形的“痕迹”都符合写作要求,但若从写作立意角度看

6、,选择无形的“痕迹”对象来写显然更有新意也更富深意,从题材上来说出现撞车雷同现象的可能性会很小,审题选材时,学会避“实”就“虚”,往往是获取高分的一种智慧做法。  仅明确了“痕迹”的内涵是远远不够的,勿忘“岁月”的限制性。何谓“岁月”?岁月即年月,是一个时间概念,似乎不难理解。但有了它的存在,我们的写作对象范畴就具体了。我们必须追问,我们目前存在或拥有的所有痕迹是不是都符合题意呢,我们发散思维展开后想到的一切痕迹是不是都属于“岁月的”痕迹呢?斑驳脱落的古城墙、树木上一圈圈的年轮、儿时玩耍不小心留下的一道疤

7、痕、阅读时在书页上写下的旁批、厨房门框上刻下的丈量身高的划痕、某件事或某个人对自己的影响……面对如此丰富可观的写作对象,我们必须放出眼光,学会挑选;要甄别取舍,去伪存真;要把准内涵,命中靶心,切不可拿到篮里都是菜。我们常说“悠悠岁月”,“岁月”这个词暗含着一个时间跨度在内,它不是指一个很短暂的时间节点,而是指一段给事物带来某种变化的时光。因此,“岁月的痕迹”所写的对象无论是实体的还是虚指的,必须都是过去的或历史的所留下的“痕迹”,而且这“痕迹”不应该是那些瞬间、片刻、极短时间内就产生的东西,恰恰应该是那些

8、经过时间的积淀浸泡洗礼后仍无法抹去的种种。总之,此文关键是要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紧扣“留痕”,写出对自己产生影响和启迪的人、事、物,写出你划过心底的印记,还可放开视野剪辑历史的点滴组接成一幅历史画卷……4  当然,一篇好文章,不但要知道可以写什么,更要知道最好写什么。“文以载道”,任何创作都不是无病呻吟的,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该作空头文章。在审题到位之后,我们也不要忘记立意的问题,而立意往往又和选材有非常重要的联系。“我”之所以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