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7355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关于现代职业人课程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现代职业人课程的几点思考 摘要:为了让我院毕业生能在大学期间树立明确的择业方向,更好地符合社会需求,我院10年起在大学一年级学生中首次引入《现代职业人》课程,这是院职业规划课程和德育课程相结合的一个创新和尝试。将从现代职业人课程引入的原因、课程内容及授课后的几点反思三部分进行阐述,希望对本课程的下阶段授课有所裨益。 关键词:引入原因;课程内容;反思 一、《现代职业人》课程引入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职业发展教育中引入《现代职业人》课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以往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就业时过分依赖家长和学校
2、,缺乏独立性,缺乏前期的规划性,就业时没有目标,看到单位不管是否适合都投简历。有些学生即使找到工作了,也在工作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总是原地踏步,即便自己确实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由于缺乏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长期处于经常性跳槽的混沌状态,让学校和家长都非常担心。我院从新生开学伊始引入现代职业人课程,由辅导员担任课程的授课,在课堂与课外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确定未来的工作方向。 二、《现代职业人》课程的内容4 《现代职业人》课程内容分四个学期授课,大一上学期着重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现代职业人,职业生涯规划应
3、该如何设定,让学生入学后根据自身进行SWOT分析,制订未来三到五年的中期规划;大一下学期着重现代职业人能力素质模型分析,让学生了解目前 企业对人才的能力、素质、技能方面的具体要求有哪些,鼓励学生从现在开始努力完善自我;大二上学期通过对典型企业的企业文 化分析和探讨,加深了学生对企业的理解以及对企业价值观的认 同感,为学生能够迅速融入企业打下基础。大二下学期,开设求职技能相关课程,切实提高学生求职的成功率。 《现代职业人》这门课程犹如学生职业生涯中的指路明灯,点亮了学生头脑中的火花,引发了学生对自己未来
4、的思考,对学生即将开始的职业之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笔者两年授课中与学生的交流可知,学生普遍对《现代职业人》课程开设非常认可,认为该课程引发他们对自己未来职业之路的思考,也对他们更有效率地找到实习单位提供了专业指导。 三、授课反思 2010年9月我开始担任《现代职业人》课程授课老师,接到教学任务书的那一刻,诚惶诚恐,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将从一名专职学生工作者转向三尺讲台,系统地给学生授课。《现代职业人》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求学生学会用现代职业人的标准来完善自我,对授课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入校前的文化
5、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独立分析思考能力比较滞后,对时事的敏感度不够,有的时候跟不上课程的要求,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备课当中去。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上《现代职业人》这门课的反思。 1.先备学生再备课4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无法成功。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教学前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以及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逐步了解,探索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课程设计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预测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可能会 出现的情况,思考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这样才能设计出被学生接
6、受的教学设计,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 2.整理授课思路,制订合适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好坏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现成的课程PPT授课,容易被左右而缺少自己的思想,内容单一、重难点都不够突出;文理科学生授课的重点不一样,有很多课堂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虽足够重视,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效果却不佳。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完善教学设计中的知识体系建构,主要还是从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与学生专业的匹配性上下功夫。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前除了
7、认真吃透授课内容外,还需多与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学习、交流,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开阔思路。 3.充分调动课堂内外的气氛4 传统课堂教育中的你说我听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90后学生的需求。90后个性张扬、思维活跃,不愿意接受枯燥的传统说教,而愿意在参与和体验中接受新事物。为避免单一沉闷的教学方式,应尝试给学生一个平等的平台,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比如说现代职业人微博群,学生站在和老师对等的角度进行交流,针对课堂上的内容,老师课后也可以在微博群组织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课堂和微博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舞台
8、。我们需要的是学生主动性的实质参与而非形式性的被动参与。 《现代职业人》这门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影响到学生以后的成长和成才,作为授课者的我们更要以一种一丝不苟的态度去面对,需要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 多学多看,丰富自身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与学生共同提高。 注:本文为2009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编号:SGSY2009ZD072)的研究成果之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