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70718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1
《优化思维路径 活化论证表达(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优化思维路径活化论证表达(一)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哈佛大学期末布置了一门课程的开卷考试,让学生回家去做,开学后交卷。老师改卷时发现有近一半雷同现象,学校认为是学生互相交流、无独立思考的结果,属严重作弊行为。哈佛将家丑公布于众,一个个约见作弊学生,认真调查处理,最严重的要劝其休学一年。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应在材料范围之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既是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范畴也是写作的难点领域。其立意往往容易陷入偏题或流于俗套的怪圈:求稳吧,就会泯然众人;求
2、新吧,更怕“跑偏”。那么如何搞好材料作文的立意呢?核心问题是作文立意必须同材料作者的意图倾向一致。把握好材料的作者意图倾向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 如何弄清材料中作者的意图倾向呢?下面就上述材料,从“点性思维”、“线性思维”、“面性思维”等方面入手审题,发掘材料作者的意图倾向,材料作文的立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具体方法如下: 这则关于“哈佛大学诚信教育”6的材料作文,蕴含的理性色彩较浓,比较适宜写成议论文。材料是一个文段,整体性较强,但仔细分析,此材料还是具有多项立意的特点的。如果仅仅从整体上进行立意探索,写作撞车现象就会十分明显。在试卷评阅中,约60%的考生就是围绕诚信教育来进
3、行立意的。众多考生一头扎在“诚信”的狭小空间进行论述,这样的写作,立意很难出新。因此,首先要读懂材料内容,把握材料含意:学生不能独立思考完成考试,互相交流,出现一半雷同现象,这属于作弊行为;老师改卷时发现了学生的作弊行为,很气愤,将此事告知学校,这是工作认真、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学校面对学生考试的弄虚作假现象,非常重视,将家丑公布于众,约见作弊学生,认真调查处理,说明学校不容忍这种行为,且纠正及时。其次要分析材料、选择多角度立意。 1.点性思维: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中的“点性思维”就是抓住于材料中的重要的“点”来突破命题者的意图倾向,从而正确立意。这里强调的点其实就是材料中的特殊的词
4、句。一是要旨语句;二是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三是反复强调的词语。如上述材料中“雷同现象”、“无独立思考”、“作弊行为”等既鲜明地表明了教师的判断和态度,也突出了学校的处理意见,同时暗示了命题者的意图倾向。因此可以生发“作弊可耻”、“独立思考的成果才真正属于自己的”、“交流不等于丧失了自己的立场”等立意。通过点性思维来进行材料作文的立意,优点是操作难度小,易于学生掌握,但如果选择的立意与材料的整体意蕴倾向相悖或冲突较大时,通过这一路径寻得的立意就要忍痛割爱,另觅他径。 2.6线性思维:所谓线性思维,就是采用发散思维对材料作多向的、立体的和开放型的线性思考。当文段没有显性的词语突出命
5、题者的意图,或者暂时难以根据显性的词句判断命题者的立意倾向时,可以采用线性思维探知正确合理的立意。线性思维的关键是要理出材料立意发散的头绪,作横向发散或纵向发散。一是横向发散,即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 告诉读者的不同角度指向去考虑。这个角度通常是指材料构成的诸多要素。一般包括人、事、物等要素。其中每一项要素内部可能还分不同类型,各个要素之间还可能建立某种联系,从而生发新的立意。如人的要素角度来进行分类思考,自然可以得到如下立意:从学生角度看,出现考试雷同现象,表面看是缺乏独立思考思想,实质是不诚信的表现,属于作弊严重违纪行为,可以确定“要坚守诚信”、“诚信比学习考试
6、成绩更重要”、“诚信也是一次考试”等立意;从老师角度看,发现此类作弊行为,没有视而不见,相反认真较劲,使得作弊学生受到了应有的处理,教育了学生,维护了学校的声誉,可以确定“严格就是负责”、“不能容忍学生的作弊行为”、“发现问题要及时制止”等立意;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非常重视学生考试中的不端行为,不隐瞒,一个个约见学生,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可以确定“考试就须严格管理”、“严格管理才有好名声”、“揭家丑更让人钦佩”、“绝不容忍学生的错误行为”等。二是纵向发散。即先找准一个立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纵向深入挖掘,使得立意向深处发展、细处着力;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使得论证的针对性更强,更具
7、感染力与说服力。针对上述材料,多数同学选择了“诚信”方向的立意。这样的立意不可谓不正确,但是如果缺乏深入细致的挖掘,就变成万人一面,这样的作文很难脱颖而出,多数得分在45分左右。因此选择了“诚信”6方向的立意,必须还要进行纵深思维发散,更进一步,甚至多步,从而挖掘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精彩立意,从而在立意上超凡脱俗。如何进行纵向挖掘呢?一是可以探知原因。原因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可以是表面的,也可以是本质的。二是可以从影响的角度思考。可以是短期的影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