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70458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1
《为孩子的心灵撑起一片快乐的天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为孩子的心灵撑起一片快乐的天空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4-0092-01 摘要: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但从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家庭教育、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重视的只是单纯的身体健康,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却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和未来教育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关键,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师环境家庭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一直以来,无论是
2、幼儿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过分注重智力开发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和发生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儿童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情绪障碍等等。 所以,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那么如何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幸福,正确引导,细心呵护,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呢?5 一、教师健康的人格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增长知识的场所,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要阵地,幼儿对幼儿园会
3、产生依赖心理和归属心理。而在幼儿园与幼儿接触最多的是幼儿教师,对幼儿影响最大的也是幼儿教师。 1.教师的心理素质是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保证 社会的急剧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使本来就担负着母亲、妻子、儿女等多重角色的幼儿教师产生了极大的压力。教师是幼儿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教师的心理素质是“蕴蓄于中,形之于外”的,为此,幼儿教师要努力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这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2.教师的个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由于幼儿
4、年龄小,其神经过程有很大的惰性,因此在幼儿期形成的性格特征特别稳定。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时机对幼儿进行良好性格的培养,有利于他们日后形成活泼、诚实、谦虚、自信的良好品质。历年来,我园总结出一个规律,性格活泼的幼儿教师所教的班级,活泼的孩子占多数,孩子性格比较活泼开朗、大胆外露,与教师关系融洽,喜欢与人交谈;而性格恬静的幼儿教师所教的班级,好静的孩子占多数,孩子们更喜欢看书、听故事,但胆子普遍较小。因此,幼儿教师应具有活泼、谦虚、自信的性格,以自信的心态感染幼儿,爱心、细心、耐心地对待每一幼儿。 二、良好的环境资源陶冶幼儿的性情5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要为幼儿们营造一个舒适、温暖、
5、安全、信任、互助的环境,使幼儿找到培养积极情绪途径。良好的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它能对幼儿身心健康产生感染和熏陶。 1、儿童化的物质环境能满足幼儿心理需要 首先,应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年龄差异,注重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创设,这样幼儿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放开手脚,大胆地去活动。幼儿处于开放的、丰富的生活活动环境中,他才能自由地选择,自主地进入,主动地和环境中的事物相互作用。我们创设的环境如果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活动形式宽松,富有童趣,在活动在才能产生积极的行为。其次,注重各类教育活动环境创设,注重幼儿认知、情感、语言等方面的整体环境因素,更多地考虑儿童全面发展的需求。 2、提供
6、宽松又充满安全感的环境 在师幼互动中,允许幼儿有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的自由与选择的权利,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活动的欲望是建立和谐师幼关系的前提。例如:在《秋天多么美》的教育活动中,由于幼儿园孩子与农田接触不多,我们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秋收带着孩子去大自然寻找秋天,体会秋天丰收的情景。幼儿感到很新鲜,也很兴奋,同时仔细地观察到秋天大自然的变化,树叶变黄了,庄稼丰收了,孩子们高兴地说:“秋天真美!”,产生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加深了对秋天的认识。 三、家庭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5 家庭是幼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表现在
7、生物性的遗传影响上,更表现在家长的情感态度、个性、价值取向及心理品德对孩子的影响上。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本身的素养及对子女的教育观、教养方式,家长之间和幼儿园之间是否要求统一等,都会给幼儿心灵烙上深刻的“印记”。 1.溺爱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严重损害 爱孩子是人类的天性,孩子需要爱。但这类家庭首先应当认识爱与溺爱之间的区别。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百依百顺,看不到孩子的弱点,对其行为不分好坏,孩子做错事情也不严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