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60926
大小:10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例析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探究实验教学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析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探究实验教学模式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和体会来谈谈化学探究实验的必要性和常用的几种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以及提高化学探究实验效果的关键措施和要求。 一、化学探究实验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大脑的发育时期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是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探索欲、求知欲表现最旺盛、最突出的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对自然科学有着非凡的吸收信息能力的最佳时期。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依据这一定位,形成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①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②从生活走向化学,
2、从化学走向社会。③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化学实验教学,在创设学习环境和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判断、合作等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常见的几种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模式 ⒈“发现-理解”模式 发现来源于观察,观察就一定有发现。虽然每个学生都在观察同一个实验现象,但由于受不同的前概念、理论、不同的诠释、不同的智力结构的影响,因而每个学生所“看”到的“内容”5也不同。只有让学生把看到的都说出来,才能找到学生在各自观察中所发现的主要方面和共同点,才能找出正确的方面和错误所在,再经过分析达到正确、一致的理解。 (1)“发现-理解”模式的设计 第一,要选择实验教学目标,确定要解决
3、的问题。第二,实验的设计方法及教师的实验技能,要保证操作熟练,实验现象突出,一次成功。第三,教师要善于选择达到教学目标的策略、手段、方法把握和控制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归纳结论。 (2)“发现―理解”模式的教学实例――二氧化碳性质与水反应: 事先为每组学生用500毫升的矿泉水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教学中让每组学生充分讨论如何证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后,再让学生倒入1/3~1/4的水,结果塑料瓶很快瘪下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可以让学生将石蕊试纸制成的干燥的纸花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纸花不变色;再将纸花上喷水,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
4、变红色;再将变红的纸花用电吹风吹,纸花又变成紫色。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和对比分析,学生对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和碳酸的不稳定性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⒉“验证―掌握”模式 “验证―掌握”模式用于理解、分析、掌握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增长认知水平。实验给学生创设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使学到的理论、推理的判断,通过实验来检验其真理性。实验的验证法与想像、推理、判断结合构成科学的演绎方法,既能鼓励学生的勇于创新精神,发展其预见能力,又能随时否定错误,防止走上歧途,正确掌握知识。5 (1)“验证―掌握”模式的设计 利用“验证―掌握”模式进行实验教学,要力求简单,重点突出,现象明显。演示实
5、验时,老师要操作熟练,提问恰当,讲解精准,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充分发表各自对看到现象的解释。学生实验中,要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案,并设置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索、归纳结论。 (2)“验证―掌握”模式的教学实例――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开始前我就向学生提出了以下思考问题: ①白磷燃烧的现象如何?②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实验完毕,我把结论留给了学生回答。 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后,我问:“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质量增加了,这是否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这是我精心设计的一个问题。我提问了一个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他站起来支支吾吾了几下。这时,我心里比他还紧张,因为他的答案将决定我接下来
6、教学程序。果然他中了我设下的“陷阱”,回答说:“是,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这时我装出一副不懂的样子来,于是附和刚才回答的同学说:“我也这样认为。”“不对,这并没有违反质量守恒定律,镁的质量要加上反应中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才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好几位同学反驳了那位同学,也反驳了我。我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这证明他们肯于思考,不迷信老师的说法。我表扬了他。 由于有了前面的复习作铺垫,于是我开门见山地说:“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相等,即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5我不急于要答案,于是要求同学们先讨论一下,整个课室再次沸腾起来。我喜欢这样,动静分明。讨论的结果令我很满意,
7、为了加深理解,我用活动挂图演示了一遍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3.“应用―操作”模式 “应用―操作”模式用于问题的解决和探究,实验综合技能的获得,发展合作精神。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即化学实验中的动手操作技能,包括准确而熟练地使用基本仪器、仪器的组装和故障的排除。操作技能的训练过程,也就是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学生首先要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实验中动作才能有序,经过多次练习,才能使动作比较协调。利用学到的实验技能,在进行实际测量中,又能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