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一五三”课堂模式下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

浅议高中“一五三”课堂模式下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

ID:30558936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31

浅议高中“一五三”课堂模式下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_第1页
浅议高中“一五三”课堂模式下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_第2页
浅议高中“一五三”课堂模式下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_第3页
浅议高中“一五三”课堂模式下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高中“一五三”课堂模式下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高中“一五三”课堂模式下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直是我们这些一线工作的教师所考虑的中心问题。课堂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有效地把握课堂是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关键。我们在学校实施“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探索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规律,认识到让学生在课堂中“灵动”起来是高中历史课堂改革和实现素质教育的灵魂。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的角色就要进行转变,以促进课堂的灵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2、 一、传统课堂下历史教师的困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4,古人之论可谓一语中的。历来的教师也都以此作为工作的准则。只是如何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专家和我们一线的老师苦苦探索的永恒命题。在高考升学的压力下,在一分定乾坤的环境里,老师们的选择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竭尽全力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于是最直接的教学方式出现了,教师在课堂上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告诉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和易混的地方都要仔细讲解,重点内容更要一遍遍的讲细讲透。讲完之后,老师又怕学生会忘记,所以在学生上完课后又会安排大量的巩固练习题。学生在做完之后,老师要进行检查,对于正答率不高的题目要安排时间进行重点

3、讲解。有的老师甚至对错的比较多的问题还要再进行练习巩固。  周而复始的讲课、练习、讲评使教师和学生都深陷题海之中。鲜活有趣的历史变成了干巴巴的知识点。学生的积极性很低,他们只为考试而坚持学习,对学科的兴趣渐渐丧失。教师们也失去了创新和进行教科研的动力,填鸭式的知识传授让教学变得单一而机械,教与学变成了老师的“灌”和学生机械的背诵。教学相长成为空谈,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如何取舍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困惑。  二、“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角色转变  高中历史的传统教学不仅违反了教育教学的规律,背离了素质教

4、育的精神,也无法适应我校的教学实际。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在初中学习时就属于学困生。如果我们仍然坚持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效果将会很不理想,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为此,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这就是“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就是一个指导思想:让课堂“灵动”起来;五个课堂教学环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展示、质疑补充、教师点评;三个支撑: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分组教学”为模式、以“量化评价”为手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认为教师的角色应该有以下变化:  1、教师是历史高效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4  如同一座建筑的设计师,一部影视剧的导演,教师在历史高效课堂中

5、应当是组织者。在上课前,教师就要备好课,尤其是备好学生。准备好如何组织课堂,如何利用好五个课堂教学环节,以分组教学的模式,结合导学案和量化评价使课堂“灵动”起来。这里的备好课不是准备如何在课堂上讲,而是如何统筹教育资源,调动学生去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然后小组讨论并进行展示。之后,还要有同学对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其他同学如果有问题,可以大胆地质疑。最后,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适当地点拔。当然,课堂上也应该有对当堂知识的巩固,这也可以由学生探究完成。  以必修一政治史第10课《鸦片战争》(人教版)为例,这一课第一目是虎门销烟,即介绍战争的背景。教师可以在导学案

6、上设置好问题,如  (1)请你简要介绍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和清朝的国情。  (2)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中国的应对措施是什么,结果怎样?  (3)你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学生探究,小组讨论后进行展示,无论展示的同学还是点评的同学都能积极地去探究、分析,有的小组甚至能借助多媒体找出一些图片资料进行展示。教师则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并在一节课结束时评出优秀小组。  教师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题,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点评,完成学习任务,最后通过课堂检测来巩固所学知识。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都体现了教师的组织和引领。  2、教师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合

7、作者  历史“一五三”4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讲授者,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  要实现历史课堂的高效,教师就要做好课前的培训,也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学生的预习主要依据导学案进行,而对学生的培训则体现了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参与、合作。课堂的学习培训是保证课堂效率的必要手段,即教师对各小组的学科组长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教材知识的思路引领,帮助学科组长们学会组织讨论、展示分工和点评等等。  在课堂上,教师在各小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学习时,可以根据情况加入某个小组,参与讨论,提出问题,解疑释惑。成为

8、学生探究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