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而有道 抓文而究

探而有道 抓文而究

ID:30557751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31

探而有道  抓文而究_第1页
探而有道  抓文而究_第2页
探而有道  抓文而究_第3页
探而有道  抓文而究_第4页
探而有道  抓文而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而有道 抓文而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而有道抓文而究  所谓探究,就是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江苏省从2008年高考开始,在文学类文本中正式出现探究题(2007年的第17题已有探究意味),至今已有三个年头,出题类型基本上围绕考试说明所圈定的能力点。2013年考试说明对探究题的的要求为:(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探究本指一种思维方法,也指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解题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是离不开这种能力的,而且对这

2、种能力的考查实际上贯穿于整个解题思维的过程中。  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不同的角度”指从广度上“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回答时应从多侧面思考,明白其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层面”指从深度上“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回答时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意思说清楚,说透彻。这里的角度是针对具体文本而言的,有的要求从内容角度,有的从手法角度,也有从二者结合角度进行探究的。探讨民族心理,常常是由此及彼,通过文学类作品的“这一个”,见出那一“类”7、那一批,从而揭示出文本中具体形象的典型意义。探讨人文精神,往往是由小见大,对相关内容进行

3、升华,从而折射出人物事理的本质特征。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不能就人说人,就事论事。常见的切入角度有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  1.从文章表现手法及材料安排角度探究。如2010年江苏卷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所以小说的主旨一定是在侯银匠身上,但却写了女儿,则是运用了正侧描写、实写暗写等。但很多学生未能理清两位人物的关系,导致答案失误过多。此题答案为: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

4、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2.从语句内涵角度探究。如2007年江苏卷第17题“文中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

5、的理解。”这里的“你的理解”不是指个性化的回答,而是要求从不同的层面“挖掘”词语的丰富意蕴。这里的“鲜亮”在文中包含三层意思,“滋味”7在文中包含两层意思。正确答案为:鲜亮,指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滋味,指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这是单纯从内容上对作品内涵进行理解的。  3.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来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如2010年江苏卷第14题“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这里明确指出从内容与艺术表现两个角度分析作品的深刻思想感情,当属定向探究性的题目。这一题在实战中学生得分很低,原因一是没有把握文章

6、的情感,二是没能就两个方面对应情感进行分析。答案: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4.探讨民族心理及人文精神。如2012年南京三摸试卷第14题“结合全文,探究‘天子坟,原本就是一座山,一座不断长高的山’的几层含义。”这一题可从不同角度探究,除了主题表达、形象刻画外,若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角度进行探究。答案可以是天子坟高大如山;神农氏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厚重如山;这种精神在子孙后代心中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再如2008年海南、宁夏卷第14题“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

7、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7  这道题就是要结合文本的内容,从人物形象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出典型形象反映出来的不同的民族心理,探究典型形象的思想意义。答案:(1)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二、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